寄孚老

双眼常时看屋椽,从来不结俗人缘。

早年曾悟出师表,晚岁始参齐物篇。

魔垒孤军降百万,诗坛一首当三千。

清溪结得茆庵未,闲欲寻君共泛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常常凝视屋顶的横梁,从不与世俗之人交往。
年轻时已领悟师长的教诲,晚年才开始研读《庄子》的深意。
在文学界,他的成就如同孤军以一敌百,一首诗的价值胜过三千。
在清澈的小溪旁建起了竹舍,我闲暇时想和你一同乘船游玩。

注释

屋椽:屋顶的横梁。
俗人缘:世俗的交情。
师表:指老师或榜样人物。
齐物篇:《庄子》中的一篇,主张万物平等。
魔垒:比喻文学界的壁垒。
诗坛:诗歌的世界。
茆庵:竹舍,简朴的居所。
泛船:乘船游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写给名叫孚老的朋友的一首赠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孚老的独特敬意和深厚的友情。首句“双眼常时看屋椽”描绘了孚老朴素的生活方式,他专注于内心世界,不与世俗之人交往。接着,“从来不结俗人缘”进一步强调了他的超然和淡泊。

“早年曾悟出师表”暗示孚老在年轻时就具有高深的智慧和独特的见解,堪为后学的榜样。“晚岁始参齐物篇”则表明他在晚年深入研究哲学,特别是道家的齐物论,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魔垒孤军降百万”运用比喻,形容孚老的智慧如同一支孤军,能战胜众多迷惑人心的诱惑和困扰。“诗坛一首当三千”则赞美孚老的诗歌才华,认为他的诗作价值极高,胜过千军万马。

最后两句“清溪结得茆庵未,闲欲寻君共泛船”,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与孚老一同隐居在清溪边,享受宁静的时光,共享泛舟的乐趣,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孚老的敬仰和对友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朋介石

诗卷前年手自携,秋风客路易东西。

游淮战士看飞锡,渡海神鱼惊照犀。

故国身归疑化鹤,深山睡稳厌闻鸡。

一生结友皆奇衲,难得如君无町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寄赵西岩

暑退江城又素秋,想因怀土亦登楼。

兰香盍称骚人佩,萱草难忘志士忧。

纸上雕虫真害道,山中射虎胜封侯。

四方弧矢男儿事,慎勿悲伤念少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智愚谷

袖里明珠思暗投,衰颓未敢学伊优。

座谈宁受鬼擘口,舟滞不嫌风打头。

凤去麟亡千载远,蜗争蚁斗几时休。

百年等死分前后,说与髯兄一笑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照晦岩

身世浮沈莫更论,百年大笑付乾坤。

机关鬼面神头戏,岁月风樯阵马奔。

时过黄扉俄瘴海,宠衰金屋又长门。

人生万事真难料,不若深山无怨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