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祢氏杏林卷后

祢子洲前万杏花,一壶仙隐自成家。

抄书檐下分香露,洗药溪边蹋锦沙。

布素屡烦卿相揖,剑芒犹拂斗牛斜。

曲江又废明年会,栽树何由见绮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植的《题祢氏杏林卷后》描绘了一幅隐逸高雅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中以祢子洲前万杏花为背景,展现了一个隐士独居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祢子洲前万杏花”,开篇即以繁花似锦的杏林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一壶仙隐自成家”一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隐居山林的仙人,他以一壶酒为伴,自在地生活在杏林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抄书檐下分香露,洗药溪边蹋锦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细节。抄书时,香露飘洒,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书香;洗药时,溪水潺潺,脚踏着细软的沙粒,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悠然自得,充满了生活的诗意。

“布素屡烦卿相揖,剑芒犹拂斗牛斜”两句,通过对比隐士与世俗官场的交往,突出了隐士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的追求。即使在与权贵的交往中,也显得从容不迫,剑光似乎也在夜空中轻轻拂过,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曲江又废明年会,栽树何由见绮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曲江虽已废弃,但明年或许会有新的聚会,而栽下的树木何时能见到绚烂的朝霞,则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自然生长过程的耐心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3)

陈植(中山)(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题丁氏竹堂并寄廷玉向仰之意

慈州二判经年别,黄鹤山前见阿咸。

闻筑新堂临水胜,剩栽修竹与云参。

午风窗户清含雪,晴日琴书翠滴岚。

欲拉王猷时共造,幅巾挥麈纵清谈。

形式: 七言律诗

千佛崖

丹崖琢就玉桓楹,何代人为佛写生。

剩喜可瞻还可仰,不惟堪画又堪行。

山头树色连云碧,栈下江波彻底清。

若使般输来至此,尽教工巧莫能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奉使过建阳怀四兄

游宦浮踪水上萍,自怜添却鬓星星。

岭南不见来鸿雁,原上徒看下鹡鸰。

兰菊秋风谁共赏,芭蕉夜雨独愁听。

杖藜莫厌行途远,触眼云山尽画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崔御史绿筠轩

种得湘筠十亩宽,森森苍玉拂檐端。

裁竿未许投江海,结实终看集凤鸾。

锦箨有时飞曲槛,绿阴终日护吟坛。

淇园只在轩窗外,怪底霜台六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