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行

南溟毒沫驱潜鳄,跳浪扬鬐霾漠漠。

夜半星飞白羽来,腥风吹断海门钥。

海门岩邑小如罂,枕山砥澜六鳌擎。

五千犀铠濯龙鳞,期门万骑簇饶钲。

谁柄长竿惊一蹶,钩沈饵冷逐波月。

天堑不戒突艨艟,孤壁烟寒炊鼠骨。

太阴压营城头流,残角无声听泣鸺。

将军碧血淬吴钩,饥乌日晏栖骷髅。

秋老重泉气未衄,灵旗偃偃长蛇腹。

魂招不来马革枯,酸心北向啾啾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悲凉的海战场景。诗人以南溟(南海)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鳄鱼般的敌船在毒沫驱策下翻腾跳跃,激起的水雾弥漫天空。夜晚,星辉映照下,敌方如同白羽箭矢般疾驰而来,腥风四起,海门险要仿佛被吹断了锁链。

接下来,诗人将视角转向海门的防御工事,形容其坚固如罂粟壳,由六鳌(神话中的海中巨龟)支撑,守军装备精良,犀甲如龙鳞,骑兵阵容威武。然而,战斗残酷,一竿之差可能导致败局,敌人的钩沉战术冷酷无情,如同追逐月光的波涛。

诗人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惨烈,天堑(天然防线)未能阻挡敌船,孤壁之上炊烟袅袅,只剩鼠骨为食。月亮落下,太阴(月亮)笼罩战场,连角声也变得低沉,只有枭鸟哀鸣。将军英勇捐躯,吴钩染血,乌鸦在骷髅上栖息,画面凄凉。

随着秋天的到来,深泉下亡者的气息仍未消散,灵旗倒伏,如同长蛇横卧。战魂无法招回,只能在马革中枯萎,诗人内心酸楚,面向北方哭泣,表达了对战争的哀悼和对逝者深深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清代诗人陈梦雷对于战争残酷与人性悲凉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0)

陈梦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藏经堂阻雨

华藏经堂佛地尊,晴光步去倏冥昏。

雷声催雨千峰暗,云气沈山万树吞。

泉入急流添暗响,崖悬新绿湿苔痕。

须臾霁色饶清韵,风卷松涛出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东行口占(其一)

襆被登车谢九阍,三年囚首一身存。

贱同厮养孤臣分,生到边庭圣主恩。

籍削寄名归卒伍,魂销凭梦返家园。

白云南向肠凄断,鹤发东风正倚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东行口占(其二)

慷慨休歌《行路难》,安排随地圣恩宽。

牛车未免烦田老,升斗依然仰大官。

瘦骨可堪边塞苦,敝裘宁耐朔风寒。

临歧不洒伤心泪,忧国当年泪已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东行口占(其三)

风尘三载羽书驰,填海曾闻精卫悲。

岂意上官专草稿,翻令巷伯叹南箕。

铄金祗为招群忌,投杼何当慰母疑。

行矣帝乡犹未远,还胜凝碧望阍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