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即设定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西山之下,有着一片桑林,是隐居者选择的理想地点。接着“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与世无争的心境,家畜对雨水的欢喜和邻鸡对夜色的识别,都显示出一种对自然规律的顺服。
第三句“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则描写了农人的劳作情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准备春耕的时刻,野人在田间辛勤地工作,这里蕴含着对土地和劳动的尊重。
最后两句“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疏离,以及想要与大自然合一的心愿。这里的“世情”指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纷争,而“吾今聊然”则是说诗人目前只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处,不再过于关注那些远去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内心平静状态的珍视。
不详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孰知非远别,终念对穷秋。
滑台门外见,淇水眼前流。君去应回首,风波满渡头。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
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
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
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