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蒲团上静坐,心境平和,远离尘世纷扰的情景。首联“蒲团兀坐久忘机,何暇重寻是与非”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他长时间地坐在蒲团上,心灵已达到了一种忘却世俗烦恼的状态,不再去纠结于对错是非。颔联“老雁长云天渺渺,晚花寒蝶思依依”通过老雁与长云、晚花与寒蝶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寂寥的意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生命的细微,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
颈联“起看丹灶春无恙,欲试青鞋雪未晞”转而描写诗人起身后的所见所感。丹灶象征着修炼或内心的炉火纯青,春无恙则表达了对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春天的赞美。欲试青鞋雪未晞则暗示了诗人虽有出世之意,但现实中的冰雪(困难或挑战)尚未消融,体现了诗人既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又面对现实的复杂与挑战。
尾联“鹏鴳逍遥端可耳,玉堂何必愧柴扉”以鹏鴳逍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以玉堂(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与柴扉(比喻平民百姓的居所)的对比,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并不看重,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