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寒食(其六)

枋口花间掣手归,嵩阳为我留红晖。

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在枋口花丛中拉着手归来,嵩阳山特意为我留下夕阳余晖。
那可怜的踯躅花高耸千万尺,仿佛要撑起天地,似乎想要飞翔。

注释

掣手:拉着手,形容亲密无间。
嵩阳:古代山名,这里指嵩山。
可怜:此处表示怜爱或惊叹,非贬义。
踯躅:一种植物,花朵繁多,这里象征高大。
柱地柱天:形容植物高大得仿佛支撑着天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景象与情感。"枋口花间掣手归"中,"枋口"指的是船头,而"花间掣手归"则表现出诗人在花开满径的环境中,轻拨桨棹,缓缓行驶,准备结束游览,归向家园的情景。这里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时光的不舍。

"嵩阳为我留红晖"一句,则是将大自然赋予了意志和情感,似乎嵩山之阳(即嵩山向阳之处)特意为诗人保留着晚霞。这里的"留"字用得十分动人,它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景色深深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可怜踯躅千万尺,柱地柱天疑欲飞"则是对山势的描写。"可怜"通常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境或事物的同情,但这里似乎更多的是一种赞美之情。"踯躅"形容山路的曲折盘旋,而"千万尺"则指山高无比,接近天际。"柱地柱天疑欲飞"则是对山势雄伟如同要扶摇直上九霄的形象描绘,"疑欲飞"更增加了一种动感,让人感觉到山峰仿佛在空中飞扬,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无限的情怀。同时,这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高远山峰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济源寒食(其七)

蜜蜂为主各磨牙,咬尽村中万木花。

君家瓮瓮今应满,五色冬笼甚可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看花(其五)

三年此村落,春色入心悲。

料得一孀妇,经时独泪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闻夜啼赠刘正元

寄泣须寄黄河泉,此中怨声流彻天。

愁人独有夜灯见,一纸乡书泪滴穿。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旅行

楚水结冰薄,楚云为雨微。

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