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
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
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
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人的自在生活和悠然心境。开篇“吹面东风竖绿蓑,诗翁七十醉婆娑”两句,通过春日东风拂面的温柔与诗人七旬之年的醉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命的豁达态度。"放怀自号天随子,知我无如春梦婆"则表达了诗人放下世俗羁绊,以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去享受生活,似乎在说他的心境轻松自如,就像春日的梦境一样难以捉摸。
接下来的“吟有小奚磨破砚,卧看赤脚踏行窝”两句,更是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他或许躺在草地上,用手指轻轻触碰着小型的奚官(一种古代乐器),感受着音乐与大自然的和谐共鸣;而赤脚踏行于泥土之中,则是对自由生长的象征,显示了诗人对土地的亲切与对生命力的尊重。
最后,“太湖争似黄湾阔,高浪粘天独笑过”两句,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太湖之水宛如黄湾一般宽广,而高涨的波涛似乎触及了天际,诗人在这宏大的画卷前独自品味着笑声,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个老年诗人的豁达与宁静。
不详
五载南州屈重名,活人一段是归程。
两州曾唤两苏起,孤节要师孤竹清。
合有锋车催赴阙,不应画戟又专城。
闲身已决深山底,千里犹能共月明。
风流太守作春游,到处恩波浩荡流。
怀绶故乡需上日,移舟别浦趁中秋。
声歌洋溢行人口,书翰纵横健笔头。
识面虽新心颇熟,殷勤话别送归舟。
铁汉从来去就轻,当年乌府树风声。
福星临分人安乐,浊世如泥志洁清。
祠命忽传奸吏贺,归装绝少担夫惊。
退庵本惬家林兴,父老攀辕却有情。
凤出丹山定九苞,桂林要拣一枝巢。
久闻岩窦须幽讨,不是豪人莫汎交。
鹤发频将安问寄,萤窗勤把旧书抄。
功名到底还坚志,崛起新丰一草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