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临水驿

同舟拾枯竹,钻火作盘餐。

晚食推篷坐,秋风隔浦寒。

山亭临水驿,旧吏送新官。

独有沧浪叟,年年倚棹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临水驿停留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片段和情感体验。

首句“同舟拾枯竹,钻火作盘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同行者在船上共同寻找枯竹,以之为燃料生火做饭的场景,体现了旅途中的简朴与共患难的情谊。

接着,“晚食推篷坐,秋风隔浦寒”两句,将画面拉近,描绘了晚餐后,诗人推开车篷,坐在船中,感受着秋风带来的凉意,以及与外界环境的微妙联系。这里的“晚食”不仅指时间上的傍晚,也暗示了旅途的劳顿与生活的简朴。

“山亭临水驿,旧吏送新官”这两句则转换视角,描述了驿站的景象。山亭位于水边,旧吏正在为新官送行,这一幕既展现了驿站作为过渡空间的功能,也蕴含了对权力更迭、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独有沧浪叟,年年倚棹看”一句,以一位老渔翁的形象收尾,他每年都在此倚靠船桨观看,似乎在默默见证着世事的变迁与自然的永恒。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自然与时间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日常场景与人物情感,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时间与社会变迁的思考,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内涵。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泊浮鹅石登大悲阁

孤棹去呕哑,千山暝色遮。

牛羊归古渡,鸥鹭下晴沙。

久客思寻寺,逢僧便当家。

劳师相指点,前路水三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昼雨书事

昼雨洗山骨,溪云覆涧毛。

悬崖花气近,出谷鸟声高。

选石临清濑,当风振敝袍。

船头见黄菊,秋思更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雨中晚泊

出门方八月,中道已深秋。

去国一千里,长江日夜流。

浓阴生绝壑,疏雨在孤舟。

自是无家客,逢山便可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上滩

华发生秋色,青山惜暮年。

艰难行路客,留滞上滩船。

远水分孤屿,中流见逝川。

客心正摇落,吟遍夕阳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