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二十四)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翻译

秋日天空明净,远水蘸着长空,军营里红旗飘扬,不时传来马鞭声阵阵。远处淡烟笼着衰草,秋色在若有若无之中。
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北面,只能在东门的城楼上借一杯浊酒浇愁。酒后挥泪洒向悲凉的秋风中。

注释

霜日:指秋天。
一说秋天的太阳。
明霄:明净的天空;晴朗的天空。
蘸:沾染,沾取液体。
水蘸空:指远方的湖水和天空相接。
鞘:装刀剑的套子,一说鞭鞘,这里指马鞭。
鸣鞘声:刀剑出鞘声。
一说指行军时用力挥动马鞭发出的声音。
绣旗:绣有图案的军旗。
有无中:若有若无。
烽火北:当时荆州已成南宋边界,谓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已在火线的北面。
尊:同“樽”,酒杯。
酒器。
戍楼:有军队驻防的城楼。
酒阑:饮酒将尽。
悲风:指凄厉的秋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战事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伤与忧虑。首句“霜日明霄水蘸空”以清冷的秋日景色为背景,水面反射着天空的苍白,营造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第二句“鸣鞘声里绣旗红”则点出了战事,战马的嘶鸣声中,军旗猎猎,显示了战争的紧张气氛。

第三句“澹烟衰草有无中”进一步渲染了边塞的荒凉与战争带来的破败。第四句“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诗人提及了遥远的中原战事和烽火,自己却在戍楼上饮着浊酒,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最后一句“酒阑挥泪向悲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酒力醺酣之际,对着秋风流下眼泪的哀伤情绪。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战争氛围的渲染,表现了诗人对于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悲凉。在艺术处理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使得诗意深远,情感丰富。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六)饯郑宪

宝蜡烧春夜影红。梅花枝傍锦薰笼。

曲琼低卷瑞香风。

万里江山供燕几,一时宾主看谈锋。

问君归计莫匆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二)烟水亭蔡定夫置酒

滟滟湖光绿一围。修林断处白鸥飞。

天机云锦蘸空飞。

乞我百弓真可老,为公一饮醉忘归。

扁舟日日弄晴晖。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十五)

妒妇滩头十八姨。颠狂无赖占佳期。

唤它滕六把春欺。

僝僽莺莺并燕燕,恓惶柳柳与梅梅。

东君独自落便宜。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刘恭父席上

卷旗直入蔡州城。只倚精忠不要兵。

贼营半夜落妖星。

万旅云屯看整暇,十眉环坐却娉婷。

白麻早晚下天庭。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