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姓三氏诗

彼种树者,更枝易叶。以彼成此,实相应接。

载息载滋,两殊一合。天时既从,物亦允协。

本本支支,纷其丛沓。初气永存,至纯不杂。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种植者精心照料树木的过程,通过更换枝叶,使新树得以成长并与原有的根基相连接。树木在生长中不断吸取养分,尽管形态各异,但根深叶茂,相互依存。顺应天时的变化,万物和谐共生。诗人以树木比喻家族分支,强调了家族血脉的延续和纯净,体现了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珍视。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生命延续和家族繁盛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379)

黄玠(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震曾孙。幼励志操,不随世俗,躬行力践,以圣贤自期。隐居教授,孝养双亲。晚年乐吴兴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字:伯成
  • 号:弁山小隐
  • 籍贯:元庆元定海

相关古诗词

伯衡北上余在琏市作此诗以送之不及

姨氏之子平生亲,忆昨书来道相别。

青徐大小郡邑残,却走梁园向京阙。

五河高原车斗风,鲁缟齐纨吹欲裂。

读书岂是为一官,倒著狐裘拥飞雪。

重游都市十年馀,须得青袍慰华发。

日近蓬莱云气佳,冰解滹沱水声活。

羊酪甘肥马酒醲,土锉无烟石煤热。

金错披囊罄一欢,橐笔縢觚待明发。

便令南斗避文星,归插宫花醉吴月。

形式: 古风

龙头之西有伏龙山首枕巨海上有古寺云岚之气尝蒸蒸然如黄梅时唐会昌中诏毁天下僧寺寺僧作诗云云中有寺不容住天下无家何处归有旨得不毁癸酉岁余与族叔族弟及戴彦季同游获观先祖遗墨既暮余与族弟先归山半值大雷雨山上晴朗如故作诗以纪其事云

青山如龙行且伏,渴欲饮海海不足。

轻衫短屩小筇枝,独上龙头叩龙腹。

龙腹空洞声豅豅,岂有神仓闭神粟。

楝花风起鯼鱼来,远望渔艘似浮鹜。

痛思我祖伯丰氏,遗墨宛然三过读。

无食无家走千里,尚赖馀休守觚牍。

瓜瓞子母相钩带,断蔓残根仅能续。

徘徊瞻眺不胜情,贫贱何由复邦族。

忽从岩半黑云生,归去惊雷撼崖谷。

相望咫尺异阴晴,众客山椒我山麓。

形式: 古风

某甫者章氏之庶孽子也所出微不得与众兄弟齿治田庐供衣食比分财得黄金盘杆一其从父弟俊甫方脩青龙镇学一日持以造之曰我为农无用此吾家二先生死无后愿鬻此置祠学宫之侧买田收其租入春秋二时用少牢具祀之以徼福于先圣先贤慰吾父与伯父师弟子之心冥冥之中其为我经营之余与闻斯言时至元后癸未岁也每思其人故作诗以寄之

章氏孽子操心危,少曰已爱躬芸芓。

夫耕于前妇后馌,饮酒安用黄金卮。

不向尊前赏歌笑,买田独置先生祠。

讵忍若敖无噍类,工执艺事犹有师。

昔闻此语心为喜,至今思之不能已。

到处真同说项斯,遑恤他人恶闻此。

当时师说诒李蟠,弃置床头如故纸。

乃今面目被生憎,况肯兴怀尊死鬼。

形式: 古风

伯清兄弟在者三人次仲实又次季博有练溪别业连云庄弗肯分异户门应酬衣食用费宾客燕会岁一人递收其田租以掌之为计帐以相交付同堂异室内外无间言于兹有年矣是亦保家之善道也不然则力分而用广日且不给况能久而弗坠哉是宜诗伯清即韩分石

会稽公子谁与俦,埙篪并和声相求。

户门多事须应酬,茧丝谷粟岁递收。

公尔忘私无怨尤,娣娣姒姒俱淑柔。

醪醴洁治蘋藻羞,岁时祭飨礼数优。

譬如风波同一舟,戚则共戚休亦休。

彼哉何人此弗犹,兄弟生分如死雠。

上健下险森戈矛,黄金用尽身为囚。

令我感叹泪欲流,人无远虑多近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