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然无事(其二)

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

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独自一人无所事事,从未有人来打扰。
我试图在外界寻找意义,却总是显得愚笨无知。
我不储存一粒粮食,只要有饭吃就满足。
世上的忙人太多,互相忙碌竟无暇顾及对方。

注释

兀然:孤独的样子。
觅:寻找。
功夫:这里指生活的意义或目标。
痴顽汉:形容愚笨无知的人。
畜:储存。
但知:只知道。
□:此处可能缺失一个动词,表示满足于吃饭。
相趁:互相追逐,忙碌。
浑:全然。
不反:没有回头。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与自己求学修身之间关系的思考。"兀然无一事,何曾有人唤"显示出诗人远离尘嚣,独自冥思,没有外界的打扰。紧接着"向外觅功夫,总是痴顽汉"则表明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学问探索的执着与专注。"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可能是在强调生活简朴,不积累财物,每到用餐时都浑然不知。

最后两句"世间多事人,相趁浑不反"描绘了一个对比鲜明的场景:在外面的世界里,人们忙碌、争斗,而诗人自己却是超脱于这些纷扰之外,不为其所动。整首诗充满了清高淡远之意,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与世俗生活的深刻认识和选择。

王梵志作为唐代的诗人,以其超然物外、诗风清新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山中送弟方质

山中殷勤弟别兄,兄还送弟下山行。

芦花飞处秋风起,日暮不堪闻雁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袁州龙兴寺

百尺古松松下寺,宝幡朱盖画珊珊。

闲庭甘露几回落,青石绿苔犹未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郡城放猿献卫使君

千岩万壑与云连,放出雕笼任自然。

叶洒惊风啼暮雨,月凝残雪饮流泉。

临岐莫似三声日,避射须依绕树年。

应解感恩寻太守,攀萝时复到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宜阳兄弟

六年雁序恨分离,诏下今朝遇已知。

上国皇风初喜日,御阶恩渥属身时。

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

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