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其一)

清时厌藜藿,挟策干承明。

肃肃中天宇,列宿悬神京。

衣冠萃阊阖,谒帝罗群英。

如何攀龙客,相弃若浮萍。

长啸出宛洛,驱车返柴荆。

升高望八荒,濯足临四溟。

商山岂不贵,畏垒岂不荣。

大哉鲁尼父,著作垂千龄。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咏史八首(其一)》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生平与心境,展现了对古代士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洞察。

首句“清时厌藜藿,挟策干承明”,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在清平盛世中对粗粝生活的厌倦,以及他怀揣着学问和抱负,渴望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这种对知识与权力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士人普遍的理想与抱负。

接着,“肃肃中天宇,列宿悬神京”两句,以壮丽的天文景象比喻朝廷的威严与神圣,暗示主人公对朝廷的向往与敬畏。而“衣冠萃阊阖,谒帝罗群英”则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盛大场面,众多士人云集,向皇帝献策献艺,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与选拔制度的完善。

然而,“如何攀龙客,相弃若浮萍”两句转折,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主人公虽然才华横溢,却如同被抛弃的浮萍一般,无法真正融入朝廷的精英群体,表达了对社会不公与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长啸出宛洛,驱车返柴荆”描述了主人公离开繁华的都城,返回乡间隐居的生活状态。这一转变既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也是对内心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升高望八荒,濯足临四溟”两句,展现了主人公在自然中的超脱与放达。他登高远望,心胸开阔;洗足于大海,心灵得以净化。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最后,“商山岂不贵,畏垒岂不荣”两句,通过对比商山隐士与畏垒之地的宁静生活,表达了对简单质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士人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以及对内心真正价值的追寻。

“大哉鲁尼父,著作垂千龄”作为结语,赞美了古代圣贤如孔子的深远影响,强调了知识与道德传承的重要性。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个人命运的起伏,更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008)

胡应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八首(其二)

鲲鱼产溟渤,鬐鬣如山丘。

朝行发碣石,暮宿昆崙陬。

竦身激巨浪,喷沫飞洪流。

倏忽化大鹏,九万乘风游。

翼若垂天云,众羽不敢侔。

一飞绝五岳,再举凌十州。

翩翩鸴鸠侣,榆枋自相求。

翱翔但咫尺,曷睹大化遒。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史八首(其三)

飘飘颍中客,黄屋若浮云。

矫矫严陵叟,垂竿卧江濆。

脱屣九州长,长揖万乘君。

弃瓢入深谷,举足动星文。

英风振薄俗,劲节凌高旻。

樊公信独往,周生亦离群。

一朝徇微禄,遗累流千春。

形式: 古风

咏史八首(其四)

世途日纡局,达士随所遭。

侯生隐抱关,朱亥匿鼓刀。

鼓刀实贱役,抱关非崇寮。

煌煌魏公子,车骑来招要。

虚左大梁席,执辔夷门郊。

堂中众宾客,错愕起相嘲。

宁知救赵日,叱咤风云高。

窃符出中禁,奋椎夺前矛。

伟哉却秦绩,百代称雄豪。

形式: 古风

咏史八首(其五)

虞卿本说客,著书自穷愁。

马迁下蚕室,史笔垂千秋。

楚泽放灵均,漆圆饿庄周。

伊人一何否,举足罹愆尤。

文章实大业,宁与富贵谋。

峨峨金张第,七叶开王侯。

一朝随物化,荣耀同蜉蝣。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