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天涯岁暮风雪萧然,浅醉沈吟,惘然有作

依枕新酲,明檐薄雪,隔帘鸦噪黄昏。

听罢风声,相怜砌玉阶银。

岁残略动芳菲意,怕愁人枯梦难春。

向梁园阁笔低徊,未赋先颦。

飘零应怨天心误,便不亏凝曜,已落缁尘。

依据都无,风华一霎难真。

明朝莫便潺湲去,怯高楼听雨悽魂。

负清宵相伴凉蟾,谁共呼尊。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末风雪中的凄凉景象,以及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开篇“依枕新酲,明檐薄雪,隔帘鸦噪黄昏”,以清晨醒来时的朦胧感,引入了冬日特有的寒冷与寂静,薄雪覆盖在屋檐上,乌鸦在窗外鸣叫,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听罢风声,相怜砌玉阶银”一句,将自然界的风声与人工建筑的玉阶银色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统一,也暗示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怜爱。

“岁残略动芳菲意,怕愁人枯梦难春”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担心美好的事物难以重现。

“向梁园阁笔低徊,未赋先颦”中,“梁园”典故出自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故事,此处借指文人聚会之地,表达词人虽有才华却未能尽情施展的遗憾。“低徊”和“颦”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在构思诗句时的犹豫和愁苦。

“飘零应怨天心误,便不亏凝曜,已落缁尘”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孤独感和对命运的无奈。词人似乎在责怪命运的不公,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最终只能落得满身尘埃。

“依据都无,风华一霎难真”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虚幻,即使再如何努力,也无法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最后,“明朝莫便潺湲去,怯高楼听雨悽魂。负清宵相伴凉蟾,谁共呼尊”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处境的不满。他害怕第二天的流逝,害怕在高楼之上听到雨声时的孤独,更感叹无人能与之共享美酒,共同度过这寂寞的夜晚。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面对岁末风雪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温暖的渴望。

收录诗词(46)

严既澄(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庚申元宵

暖雾香尘动四筵。一时珠树竞枝连。

强陈弦管泥群仙。

对酒风怀依碎语,飘灯繁梦送芳年。

醉呼琼月较婵媛。

形式:

一萼红

小屏山。有华镫作证,佳会涤愁颜。

软语春秾,幽驩梦怯,谁料丝续芳莲。

尽偎傍低鬟倦黛,回一笑帘外噤啼鹃。

中酒心情,泥人天气,不耐轻怜。

前度便成荒梦,已东墙憔悴,明镜幽单。

残碧匀襟,新红篆枕,长分销与芳年。

慢相怅回肠往事,待重理余愿入吟笺。

共惜良宵未央,生废春眠。

形式:

点绛唇.夹竹桃

暖梦娇酣,绛云簇簇窥帘笑。

靓妆沈悄,新与蝉声绕。鼓舞春心,更缀琼多少。

供凭吊。闹红飘老。人面分残照。

形式:

金缕曲

倦矣吾何住。数生平霜兰风絮。太无依据。

蝼蚁王侯尘梦冷,局蹐人天最苦。

星月外更谁堪语。

衰谢难为茵溷计,怕藩篱进退无多路。

天不问,意长沮。尘氛迸眼终无睹。

悔蹉跎恩仇误尽,少年心绪。

长揖禁人青白睐,噫气狂歌甚处。

空怅望高寒归去。

险阻艰难来日永,但培风小厉鸠蜩羽。

身世恨,付黄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