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高邮舟中

酒炉饼舍带长沟。过扬州。又高邮。

逆浪流澌、寸寸涩行舟。

北望神京天共远,何处是,五云楼。

昔年此地足戈矛。转城陬。屡回头。

甓社湖中、明月竟谁收。

欲问少年淮海士,疏苇外,起沙鸥。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酒炉和饼舍围绕着长长的沟渠,途径扬州,再到高邮。
逆着水流,船行艰难,每一步都滞涩。
遥望北方京都,天边遥远,哪里才是那五彩祥云缭绕的皇宫楼阁?
当年这里曾是战场,刀戈交错,城池四周转战,我多次回首。
甓社湖中,明月升起,如今又有谁能欣赏这美景?
想问那些年轻的淮海战士,他们在疏疏的芦苇之外,是否还有沙鸥起舞。

注释

酒炉:指供人饮酒的设施。
饼舍:制作或售卖糕饼的小屋。
扬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城市。
高邮:江苏省的一个县。
逆浪:逆着水流。
流澌:流动的冰块。
神京:对京都的尊称。
五云楼:形容宫殿的华丽。
戈矛:古代兵器。
城陬:城池的角落。
甓社湖:地名,位于江苏。
明月:明亮的月亮。
淮海士:淮海地区的战士。
疏苇:稀疏的芦苇。
沙鸥:水鸟。

鉴赏

这首元代词人吴存的《江城子·高邮舟中》描绘了诗人乘舟过扬州、高邮时的情景和感慨。开篇“酒炉饼舍带长沟,过扬州。又高邮”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舟行沿途的市井风貌,酒肆与民居沿河而建,长沟映衬着舟行的轨迹。

“逆浪流澌、寸寸涩行舟”生动描绘了舟行在逆流中的艰难,浪花拍打,船行缓慢,表达了旅途的艰辛。接着,“北望神京天共远,何处是,五云楼”抒发了对京都的遥望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五云楼象征着皇都的辉煌,但此刻却只能远眺。

下片转向历史的回顾,“昔年此地足戈矛,转城陬。屡回头”暗示这里曾是战场,战争的痕迹犹在,诗人不时回首,感慨万千。最后,“甓社湖中、明月竟谁收”以月夜湖面的静谧反衬战争的残酷,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欲问少年淮海士,疏苇外,起沙鸥”以沙鸥的形象收束,寓意着尽管战乱已过,但昔日的英雄或许已在自然中归于平淡,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舟行所见所感,融合了怀古与现实,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具有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收录诗词(143)

吴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字:仲退
  • 籍贯:元鄱阳
  • 生卒年:1257—1339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饯张巡检

芝山南畔,听将军鼓角,暮烟朝雨。

渺渺番湖三百里,四面封疆皆水。

葭苇烽沉,鲸鲵波静,人在渔樵里。

封留千户,渠家代有人矣。

正好缓带轻裘,吟诗横槊,五破梅花蕊。

谁报莱衣春不待,匹马戴星而起。

细柳营寒,甘棠阴在,万口称才美。

祥琴何日,玉堂直上天咫。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沁园春.舟中九日次韵

万里南还,临江一笑,吾道沧洲。

算生来骨相,不堪蝉冕,带来分定,只合羊裘。

薄酒胜茶,晚餐当肉,六印何如二顷谋。

人间事,看蜃楼城郭,蚁穴公侯。舟中此日风流。

拚一酌、黄花散百忧。

甚东篱县令,归田自得,西江工部,恋阙多愁。

出处虽殊,襟怀略似,光焰文章万古留。

聊记取,待他时话旧,八极神游。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点绛唇.春梦

多事春风,年年绿遍江南草。罗裙色好。

莫把相如恼。梦入瑶台,搔背麻姑爪。还惊觉。

杜鹃啼早。一夜相思老。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浣溪沙.春闺送别

花满离筵酒满瓶。摘花未语泪先零。

杯行教醉莫教醒。

今夜酴醾连理枕,明朝柳絮短长亭。

一般杜宇两般听。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