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

迢迢征路。又小舸、金陵去。

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江边朱户。

忍追忆、分携处。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

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形式: 词牌: 品令

翻译

漫长的旅途又开始了,乘坐小舟离开金陵。
西风吹过,黄叶飘落,淡淡的烟雾和枯萎的草丛,傍晚时分,平坦的沙滩上笼罩着寂静。
回头望去,高大的城墙越来越远,每一步都仿佛拉长了距离。江边的红漆门户映入眼帘。
怎能忍受回忆起分别的地方。今夜在山间的客舍,如何承受得了如此多的愁绪。
疲惫的罗巾,沾满了几行泪水。

注释

迢迢:遥远漫长。
征路:旅途。
小舸:小船。
金陵:古都南京。
西风:秋风。
黄叶:落叶。
衰草:枯黄的草。
平沙:平坦的沙滩。
将暮:临近傍晚。
高城:高大的城墙。
一步远如一步:每一步都显得更远。
朱户:红漆大门。
分携处:分手的地方。
山馆:山间客舍。
禁得:承受得住。
愁绪:忧愁的情绪。
罗巾:手帕。
揾取:擦拭。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辛弃疾在秋日黄昏时分,独自乘舟离开金陵的情景。"迢迢征路"四字,展现出旅程的漫长与孤寂。"小舸、金陵去"点明了目的地和出行方式,而"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则通过秋景烘托出离别的凄凉氛围。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眷恋和离别后距离的拉长,每一步都似乎加重了心中的哀愁。接下来,他遥想江边的朱门,曾经的欢聚之处,如今只能引发无尽的回忆和思念,"忍追忆、分携处"流露出深深的遗憾。

"今宵山馆"预示着词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怎生禁得,许多愁绪"直接表达了浓重的愁苦难以承受。最后,词人以"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收尾,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雨般滑落,显示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悲苦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品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离别金陵的场景,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豪放深情风格。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

长记潇湘秋晚。歌舞橘洲人散。走马月明中。

折芙蓉。今日西山南浦。画栋珠帘云雨。

风景不争多。奈愁何。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昭君怨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开时重见。独倚小阑干。

许多山。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说道梦阳台。几曾来。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昭君怨.送晁楚老游荆门

夜雨剪残春韭。明日重斟别酒。君去问曹瞒。

好公安。试看如今白发。却为中年离别。

风雨正崔嵬。早归来。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柳梢青.赋牡丹

姚魏名流。年年揽断,雨恨风愁。

解释春光,剩须破费,酒令诗筹。玉肌红粉温柔。

更染尽、天香未休。今夜簪花,他年第一,玉殿东头。

形式: 词牌: 柳梢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