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题艾仲宣兰》。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已逝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昔年春月夜”,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夜的美好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弭棹湘川湄”描绘了诗人停泊在湘江岸边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随后,“邂逅鼓瑟人,佩纕纷陆离”两句,通过描述与一位弹奏瑟琴、佩戴华丽装饰品的人相遇,展现了诗人对这段偶遇的珍视和对当时场景的深刻印象。
然而,好景不长,“宁知忽不见”一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突然消失的惊讶和不解。最后,“芳馨贻在斯”则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怀念,即使朋友已不在身边,但那份美好的记忆(“芳馨”)依然留存于心,成为永恒的回忆。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朋友的哀思,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