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四章(其二)

合江渡头风雪多,合江园里春婆娑。

一泓凉水照寒夜,酒阑翠羽能清歌。

横吹三弄听不得,美人岁晚何蹉跎。

芳华楼空渺何处,蜀王不归江水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梅花四章(其二)》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曹家达所作。诗中描绘了合江渡头的风雪景象与合江园内春意盎然的对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命的轮回。

首句“合江渡头风雪多”,开篇即以“风雪”营造出一种寒冷、肃杀的氛围,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严峻。接着,“合江园里春婆娑”形成鲜明对比,春意在园中婆娑起舞,生机勃勃,展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一泓凉水照寒夜”一句,将视线从园内转至渡头的一泓凉水,夜晚的凉水映照出四周的寂静与寒冷,与园内的春色形成反差,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冷暖对比。

“酒阑翠羽能清歌”则将视角转向渡头的酒肆,翠羽(可能指酒馆中的装饰或侍女)在酒尽之时仍能唱出清脆悦耳的歌声,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也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寻求慰藉的精神。

“横吹三弄听不得,美人岁晚何蹉跎”两句,诗人借音乐的断绝和美人(可能象征着美好时光或理想)的迟滞,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这里的“美人”既可理解为女性形象,也可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通过美人岁晚的蹉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岁月易逝的深深忧虑。

最后,“芳华楼空渺何处,蜀王不归江水去”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历史与自然之中。芳华楼的空寂与蜀王的不归,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江水的流逝,既是自然现象的体现,也是时间永恒流动的象征,暗示着无论历史如何变迁,自然规律始终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历史变迁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四章(其三)

九疑山上团团月,红罗亭下飘风发。

四荒求女日复暮,忍使芳年坐消歇。

何人传语寄春君,花气上天浮白云。

形式: 古风

梅花四章(其四)

西洲鬓影鸦雏色,欲采寒花寄江北。

伯劳飞时郎不归,高天海水空相忆。

塞笛梅花归梦迟,知妾江南肠断时。

形式: 古风

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岁尽山虚萎众芳,小桥流水漾寒光。

酒人梦醒月西堕,倒落一枝春影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梅花绝句二首(其二)

雪后骚骚风满林,每缘香屑托微吟。

遥知色相难为借,一缕清寒下碧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