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其二)

高堂明镜万茎秋,屋上西风撼不周。

凿沼且留明月住,买山初为白云谋。

谁呼铁笛先招鹤,自著蓑衣早放牛。

道在莫须同出处,此心还向止庵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罗伦的诗《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其二)》以秋日高堂和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道义的追求。首句“高堂明镜万茎秋”描绘了明亮的厅堂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秋天的万千景象,暗含岁月流转之意。

“屋上西风撼不周”则借西风吹动屋檐,暗示世事无常,但诗人的心境并未被外界所摇撼,显示出坚韧的内心世界。“凿沼且留明月住,买山初为白云谋”两句,通过想象在池塘凿地留住明月,购置山林以亲近白云,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谁呼铁笛先招鹤,自著蓑衣早放牛”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画面,吹铁笛引来仙鹤,身披蓑衣放牧,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俗的闲适之情。“道在莫须同出处,此心还向止庵求”是点题之句,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道在于内心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利,他将寻找内心的宁静归于止庵,即寻求精神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罗伦淡泊名利、追求道义的人格魅力。

收录诗词(309)

罗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缉熙过毛英懋西园隐居

肝肺赢馀五亩春,草堂云暖小山贫。

尘中物色元无我,林下心情见此人。

鹤伴野翁梳白发,蝶随春色上乌巾。

褰衣细问西园老,怕有人家可并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缉熙留别

甲子流年又几春,东风初散马蹄频。

自怜白发添明镜,怅望青天入暮云。

寒日卧龙迟远梦,冷花幽鹤伴芳辰。

相逢且尽樽前酒,无那沧波欲送人。

形式: 七言律诗

和答涪守张兼素(其一)

昨夜清风度碧山,蓑衣初振水云间。

流年信我添华发,世路逢君祗厚颜。

深树黄鹂閒自语,落花飞燕傍谁还。

柴门已与山童约,明月今宵不用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答涪守张兼素(其二)

春光容易落花轻,世路山河算几程。

芳草可怜诸老去,好风偏为故人清。

也知蝴蝶浑閒梦,却笑狝猴亦世情。

老子婆娑眠不著,五更寒极弊裘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