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学观石鼓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

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

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

累累营灶减,落落阵沙聚。

质若切玄玉,制若覆冷釜。

气若镕五金,文若断钗股。

孤峰割秋瘦,千蘤摺春妩。

森严列戈矛,尔雅冠章甫。

厓冰溜静悬,海煖浪掀舞。

催辀半折轴,败舫或遗橹。

小龙彭蠡归,大鹏扶摇举。

断苔明翠锦,古墨渍润础。

思昔委秦郊,雷电惊草莽。

耒牛砺其角,凿臼加以杵。

幸今依圣宫,星日照廊庑。

圭璧逊其光,俎豆与之伍。

脱非天意怜,或是明神祜。

深檐白昼永,老屋祥鸾翥。

晴连画戟阴,冷湿宫墙雨。

诸生获讲解,髦士资训诂。

启钥烦竖阍,碑本利商贾。

韦辞表姬周,韩语怀李杜。

雄章迭铿鍧,遗恨寄酸楚。

纷纭欧苏作,诘屈韦郑谱。

虽靡定彷佛,讵非慕隆古。

鲰生千载下,匏系三江浒。

神徒驰周南,足不出城府。

适从辽碣役,遂作幽燕旅。

平生慕奇闻,一日获佳睹。

初临色愈庄,欲狎气斯沮。

如亲至东都,揖让申与甫。

如亲与田猎,搏攫兕与虎。

如虚藜苋腹,享太牢肥羜。

如洗蝉蜩耳,聆笙磬柷敔。

羁愁破昏懜,喜气浃眉宇。

时维躔寿星,岁甲在疆圉。

天寒号鸱枭,城荒茂禾黍。

宗周本余怀,览古亦天与。

摩挲重图训,蹙蹜愧庠序。

聊陈曹郐风,式继韩苏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北平学观石鼓》描绘了郡学中的古老石鼓,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石鼓的形制之美和历史之重。诗人以“离离”、“兀兀”形容石鼓的形状,“质若切玄玉,制若覆冷釜”则写出其质地坚硬,工艺精湛。石鼓上的纹饰被比作“气若镕五金,文若断钗股”,既显其大气磅礴,又具细腻之处。

诗人进一步将石鼓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如“孤峰割秋瘦,千蘤摺春妩”,赋予石鼓动态的生命力。石鼓周围环境的森严与雅致也得到了展现,如“崖冰溜静悬,海煖浪掀舞”。同时,诗人感慨石鼓的历史变迁,从秦郊的风雨到圣宫的庇护,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诗中还提及了学子们在此学习研究,石鼓成为他们解读经典、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诗人以“鲰生”的身份表达对石鼓的敬仰和对自己未能亲身参与研究的遗憾,但仍然能感受到石鼓带来的启迪和喜悦。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石鼓的细致描绘和历史联想,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敬仰和对教育传承的重视。

收录诗词(467)

唐之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严子陵墓

昊天厌新乱,炎刘嘘复然。

天子吾故人,不事胡其贤。

维此一抔土,体魄之所存。

清风激岩谷,劲气出萧兰。

中有高空云,日夕相与旋。

化为千尺虬,下饮清冷渊。

为霖既靡试,翻身入长烟。

犹疑动星辰,亟去不敢邅。

我见重再拜,毛发凛冲冠。

缅怀东京日,惕然思执鞭。

形式: 古风

柯亭

蔡子横笛处,名存音则亡。

常时亭上人,念此一慨慷。

悄然官涂迥,杂树夹疏篁。先秋气已袭,?爽若含霜。

渔樵夜各归,月出斗有芒。

微云翳河汉,龙火干正阳。

狐狸草中号,熠耀又宵行。

龟亡凤不至,何以尉轩皇。

我有嶰竹枝,颇复谐宫商。

藏之五百秋,正气惨不扬。

天地所爱惜,神人共嗟伤。

恒愿起九泉,从子返虞唐。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高氏挹翠楼

疏楼压渚玻璃光,玉沙粼粼生象床。

回唐杂华结春雾,江女濯锦胭脂香。

东风夜入蒲芽紫,暖绿摇空一千里。

倚极青阑泛滟明,并刀剪得银河水。

水穷云阙露微岚,远碧斜飞十二帘。

日晚愁吹箫底月,小龙行雨过江南。

形式: 古风

元夕东池上作

未老只伤离,春霜著鬓丝。

才过拜年日,又属放灯时。

头重生憎酒,心闲熟品诗。

此身萍叶似,漂泊偶东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