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袁密山通政

岸边轻舫为谁留,两日深谈尚未休。

往事似棋看世局,新诗如画写江楼。

闲云岂易辞丹壑,卿月犹应照十洲。

得丧一时君莫计,昔贤穷死自千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柬袁密山通政》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流转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岸边轻舫为谁留,两日深谈尚未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边轻舟上畅谈的情景,表现了深厚的友谊和长时间的交谈未尽之意。轻舟仿佛在等待着什么人,暗示着这次会面的重要性,而“两日深谈尚未休”则强调了两人对话的深入和持久。

颔联“往事似棋看世局,新诗如画写江楼”运用比喻手法,将过去比作棋局,寓意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将新诗比作画卷,描绘出江楼美景,既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展现了对当下美好生活的欣赏。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颈联“闲云岂易辞丹壑,卿月犹应照十洲”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闲云难以轻易离开美丽的山峦(丹壑),象征着美好事物的不易舍弃;而月亮(卿月)依然照亮着遥远的地方(十洲),寓意着光明与希望的永恒存在。这两句诗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追求的坚持。

尾联“得丧一时君莫计,昔贤穷死自千秋”则是对人生得失的超然态度的表达。诗人劝告友人不必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因为历史上许多贤人的命运并不如意,但他们依然被后世铭记千年。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即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一时的荣辱得失,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历史和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佟恩平伟夫兼怀令兄贺县俨若

令尹今时谁独贤,平原公子号翩翩。

恩州最迹登三考,端水逢君已二年。

鸲鹆眼明惟制砚,龙蛇书好懒题笺。

哲兄著作今多少,欲借邮筒为寄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刘信宜阶六

岭南岭北共嶙峋,宇内同声复几人。

再世立名青史远,一官滨海白头新。

车前甘雨随飞盖,郭外晴花满仲春。

千里寄言惭肆好,雅诗仍为颂生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郭从化宿斋诗

隔春初见到炎陬,黄绶翩翩彩鹢舟。

化雨自应沾国内,狂澜何意涌峰头。

尧封旸谷宁无日,禹迹维扬尚此州。

欲洗旧污迎茂宰,先教沧海故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程三水天翼

双江合处一城开,骥足今为百里才。

百粤飞帆官舫集,九天衔命使星来。

送迎希暇犹能赋,案牍虽劳亦自裁。

清望贤声交口遍,徵书行见出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