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行

君不见吕梁悬水三十仞,盘涡转地石流迅。

开凿疑留鬼斧工,胥涛鲧浪不停瞬。

昔我维舟向此行,排山倒海势崩腾。

百夫牵挽不得进,十步九折时洄潆。

迩来沙嘴高于石,沧桑转盻俱陈迹。

二洪上下成安流,行人无事惊辟易。

辛苦官家事齧桑,投璧沉马犹皇皇。

往事徒闻说坡老,镌功勒石今昂藏。

模糊半已迷蝌斗,纵横错落龙蛇走。

笔峰似与洪争奇,千秋遗迹同岣嵝。

我生好古更怀贤,摩挲巉刻成新篇。

吁嗟,吕梁可平碑可灭,惟有高名终古常流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弘诲的《吕梁行》,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吕梁悬水的壮丽景象和历史变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人类智慧的较量。

首句“君不见吕梁悬水三十仞”,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吕梁瀑布的壮观景象,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水流从高处倾泻而下的震撼。接下来的“盘涡转地石流迅”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湍急与力量,仿佛大地都在颤抖。

“开凿疑留鬼斧工,胥涛鲧浪不停瞬”两句,将人工与自然的力量对比,暗示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伟力时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开凿工程的赞叹。

“昔我维舟向此行,排山倒海势崩腾”描绘了诗人亲身经历的壮阔场景,通过“排山倒海”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磅礴气势。

“百夫牵挽不得进,十步九折时洄潆”则通过具体的人力劳动,反衬出自然力量的强大,即使多人合力也无法阻挡水流的前进。

“迩来沙嘴高于石,沧桑转盻俱陈迹”两句,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昔日的景象如今已成过往云烟。

“二洪上下成安流,行人无事惊辟易”则表达了吕梁瀑布经过治理后,成为了一道安全稳定的景观,不再让过路的行人感到惊恐。

“辛苦官家事齧桑,投璧沉马犹皇皇”两句,反映了古代治理河流的艰辛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往事徒闻说坡老,镌功勒石今昂藏”提到了苏轼(坡老)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功绩的铭记。

“模糊半已迷蝌斗,纵横错落龙蛇走。笔峰似与洪争奇,千秋遗迹同岣嵝”描绘了碑文的模糊与复杂,以及与瀑布相映成趣的景象,体现了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最后,“我生好古更怀贤,摩挲巉刻成新篇。吁嗟,吕梁可平碑可灭,惟有高名终古常流传”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强调了吕梁瀑布这一自然奇观及其背后故事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509)

王弘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丸诗

伏不必熊渠虎,起不必皇初羊。

渴不必王烈髓,饥不必鲍靓粮。

请看崔家城东美一丸,犹堪米氏袍笏丈人当。

崔君昔垦塾前圃,此物莹然出尘上。

传闻产自夷方来,旨小如拳今若鼓。

隐映霞蒸海气浓,绰约象函天数五。

摩珠曾照普庵堂,劫火难销韫玉光。

由来至宝终不灭,太极剖判云苍茫。

请君莫洒陵阳泣,讲堂应拟石渠集。

补天妙手更何人,支机好向云中拾。

形式: 古风

谯国冼夫人庙诗

夫人自昔起隋梁,锦伞铁骑拥牙幢。

削平僭乱报天子,策勋启镇威炎方。

谯国褒封几千载,英风烈烈常不改。

桂糈椒浆奠四时,香火高凉达琼海。

年年诞节启仲春,考钟伐鼓声渊阗。

军麾俨从开府日,杀气直扫蛮荒尘。

李家墟市龙梅里,一区新筑神之宇。

岁时伏腊走村氓,祝釐到处歌且舞。

迩来豺虎日纵横,青天魑魅群妖精。

愿仗神威一驱逐,阖境耕凿康哉宁。

形式: 古风

玲珑岩和苏长公韵

仙人海上驾苍龙,峥嵘头角盘虚空。

冈卧南阳标突兀,蛰藏东野含玲珑。

喷沫洞天时作雨,吹嘘寰宇欲生风。

我欲从君策玉筇,流云吐雾游无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寿潘光禄母七十

使君谒帝来燕甸,九重亲视尚方膳。

汉宫新袖玉桃回,言向瑶池展春宴。

瑶池阿母寿古稀,年年青鸟衔云飞。

筹添海上恩光渥,舞罢花间昼锦辉。

即见潘舆趋禁闼,肯誇莱彩恋庭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