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行送张子崧之白下

秋风水绿秦淮里,香阁珠帘映淮水。

隔岸倡楼十万家,日日笙歌醉罗绮。

吾侪酒徒老亦狂,不论文饮红裙彊。

闱中就草日未落,脱帽急走青楼倡。

曲头小姬歌擅名,双鬟倚酣徐发声。

风生月出夜将半,掉头曲罢钟山青。

人生此乐岂常有,送子江千重回首。

男儿富贵自有时,但遇风流莫相负。

燕台漠漠尘纷纷,天寒路长愁杀人。

我今别子且欲往,为子先驱多苦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秋风行送张子崧之白下》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秋景图,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感。

首先,“秋风水绿秦淮里,香阁珠帘映淮水。”这两句以秦淮河为背景,描绘了秋天水面上泛起的绿波,与岸边装饰华丽的香阁珠帘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秦淮河是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这里通过“水绿”、“香阁珠帘”等意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接着,“隔岸倡楼十万家,日日笙歌醉罗绮。”这句描绘了秦淮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倡楼(妓院)林立,每日都有笙歌相伴,人们在罗绮之中尽情欢愉。这种场景既展现了江南城市的繁荣与热闹,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吾侪酒徒老亦狂,不论文饮红裙强。”这两句转而描写了一些饮酒作乐的文人雅士,他们虽已年老,却依然保持着狂放不羁的性格,不在乎身份地位,与女子共饮畅谈。这一细节体现了作者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闱中就草日未落,脱帽急走青楼倡。”描述的是诗人自己在黄昏时分匆忙前往妓院的情景,表现出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曲头小姬歌擅名,双鬟倚酣徐发声。”这里提到一位擅长歌唱的小姬,她以双鬟的姿态倚靠在酒桌上,缓缓地唱出动听的歌声,进一步丰富了场景的生动性。

“风生月出夜将半,掉头曲罢钟山青。”夜幕降临,月光初升,微风吹拂,歌声停止,远处的钟山在月色中显得格外青翠,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给人以宁静而深远的感受。

最后,“人生此乐岂常有,送子江千重回首。”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好时光的感慨,同时也预示着离别的伤感。他提醒自己,这样的快乐并非常有,因此要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男儿富贵自有时,但遇风流莫相负。”这两句鼓励人们在追求富贵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享受生活中的风流韵事,不要轻易辜负美好的时光。

“燕台漠漠尘纷纷,天寒路长愁杀人。”诗人以燕台(古代宫殿名)为喻,感叹世事如梦,尘世纷扰,天寒地冻,道路漫长,让人感到忧愁。

“我今别子且欲往,为子先驱多苦辛。”诗人即将离开,为朋友张子崧先行,心中满是离别的苦涩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江南秋日的美景、人物的风姿以及诗人对友情、生活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收录诗词(376)

李流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画家。一字茂宰,、香海、古怀堂、沧庵,晚号慎娱居士、。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三十二岁中举人,后绝意仕途。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风格清新自然。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学吴镇、黄公望,峻爽流畅,为“画中九友”之一。亦工书法

  • 字:长蘅
  • 号:檀园
  • 籍贯:六浮道
  • 生卒年:1575~1629

相关古诗词

潘克家蒋韶宾邀游善卷寺酒后偶成

我生好游天作缘,昨日风雨今晴川。

泊舟遥爱松际寺,入门稍觉风中泉。

恍然便与幽意惬,何况突兀岩崖前。

咄哉两洞大奇绝,使我心神犹宕跌。

云端仙掌殊可辨,四壁烟霞互明灭。

石床丹灶亦宛然,盐堆米积何纤屑。

却思造物有底意,为此形模巧施设。

仙人已去山鬼来,虎豹疾走蛟龙回。

吾欲上下穷两崖,水深可溯闇可开。

褰裳濡足亦徒尔,胡不久留但裴回。

君不见祝娘遗迹今荒台,当年读书安在哉。

三生因果亦茫渺,虚堂寂历松风哀。

嗟我何为堕尘趣,十年不踏荆溪路。

张公玉女入梦频,闻誇善卷空复妒。

今日何日果此缘,山僧地主欣相遇。

经时未豁尘土肠,一朝欲向山灵诉。

洴浰蒋,吴区潘,二子知我我不谩。

百年易尽欢不足,胡不买山偕盘桓。

子今有山不肯居,我今无钱欲买难。

待我有钱知几时,蹉跎离墨与铜官。

形式: 古风

寿方孟旋母郑太夫人

去年方子就我别,荷风疏疏送馀热。

执手欲话燕路长,低头倚闾心已折。

今年春风失意归,别子又见秋风飞。

遥知秉烛情相似,欲寄壶觞伴綵衣。

俄闻介寿当兹辰,愿言持此称千春。

山川悠悠隔吴越,虽有怀抱无繇伸。

翻思燕市击筑时,与子心期岂尔为。

陶母厨中正辛苦,区区升斗犹参差。

男儿变化未可料,安能屈首甘常调。

由来菽水亦自欢,朱门粱肉徒誇耀。

我怀此意私吐吞,非子莫敢相为论。

亦知阿母自圣善,不至河汉吾此言。

倚云山头卜筑成,千头木奴绕宅生。

阳溪百仞清见底,夹岸朱实丹霞明。

美哉风土神仙居,阿母保之乐有馀。

烂柯日月长不老,回看尘土将何如。

形式: 古风

小筑看荷花偶成

白公堤畔烟湖空,四月未尽荷花红。

两湖荡桨无一朵,小筑已见千花丛。

昨日梅雨天多风,风翻雨打花龙钟。

今朝日出方照曜,半晴半阴态愈工。

君不见雷峰倚天似醉翁,雾树欲睡纷朦胧。

此花嫣然向我笑,怯怯新妆出镜中。

新妆美人正可喜,笑而不来情何已。

且拚一斗酬醉翁,此翁情澹如烟水。

形式: 古风

西湖走笔赠雪峤上人渡江寻云门山

云门山,渺何许。送君行,隔江渚。

十年双髻今何如,千山万山同逆旅。

西湖殢人我亦留,君胡不留掉头去。

我尝爱君机锋如剑铓,君亦爱我笔墨如风雨。

多生与君数相见,此日分携何足数。

空山无人云作主,猿狐悲啼虎豹怒。

衲衣绽尽蒲团空,何必乐邦乃我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