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

四弦嘈嘈弹,北风边马嘶。

回头望汉月,遥落长安西。

白草没行路,万里春凄迷。

谁谓秭归女,去作单于妻。

抆泪入穹庐,颦眉向羊酪。

敢恨君恩轻,惟怜妾命薄。

安危托妇人,良为君王羞。

谋臣自无策,画史不须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昭君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悲壮故事,展现了她对国家的忠诚与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四弦嘈嘈弹,北风边马嘶”开篇,以音乐与自然界的声响渲染出离别时的哀愁氛围,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之中。

“回头望汉月,遥落长安西”,昭君回望故乡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而那轮代表家乡的月亮却只能在遥远的长安之西遥遥相望,表达了她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白草没行路,万里春凄迷”,白草覆盖着荒凉的道路,昭君踏上的是漫长而孤独的旅程,春天的景色在她眼中变得凄迷,象征着她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谁谓秭归女,去作单于妻”,这句话点出了昭君的身份转变,从一个普通的秭归女子,成为了匈奴单于的配偶,命运的转折令人唏嘘不已。

“抆泪入穹庐,颦眉向羊酪”,在异国他乡,昭君只能以泪水洗面,皱眉面对陌生的生活,表现了她对新生活的适应困难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敢恨君恩轻,惟怜妾命薄”,昭君虽然内心可能对被派遣出塞感到不满,但更多的是对自身命运的哀怜,体现了她的大义与坚韧。

“安危托妇人,良为君王羞”,这句话揭示了昭君出塞的深层原因,即为了国家的安定,她愿意牺牲个人幸福,这种行为让君王感到羞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利用。

“谋臣自无策,画史不须尤”,最后两句指出,无论是谋臣还是画史,都无法改变昭君的命运,表达了对当时决策者的无奈与对历史局限性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昭君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现了她的个人情感与命运的悲剧色彩,也深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定位与对待,以及国家利益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与抉择。

收录诗词(201)

张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神弦白石郎

石郎家住南山里,夜叱卧羊成队起。

砑光罗帽舞香山,金矿银坑烂如纸。

竹节短鞭鞭赤狐,山精木魅声呜呜。

回风蹋水过溪曲,旋折山花聘小姑。

形式: 古风

双燕离

双燕复双燕,双飞绣户中。

梅梁立春雨,桂殿别秋风。

火焚柏梁台,信断乌衣国。

羁雌忆孤雄,双飞难再得。

卵破巢既空,系丝徒尔红。

曾如燕赤凤,能入汉皇宫。

形式: 古风

绿水谣

今宵何处月,南浦木兰船。

半夜凉风起,荷花如锦鲜。

莫剪茎上叶,水珠有时圆。

且留泥下藕,要使根株连。

鸳鸯不并翅,好事琉璃脆。

解佩掷真珠,少酬交甫意。

形式: 古风

塘上行拟甄后

白露下塘蒲,芙蓉秋露湿。

不忍生离别,时抱蒹葭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