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明府应召之京

冶城八月秋风起,仙吏驱车入帝里。

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

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

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

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

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

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

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

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陈明府应召之京》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描绘了陈明府赴京应召的情景及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形象。

首句“冶城八月秋风起”,以季节变换渲染出离别的氛围,秋风萧瑟,预示着陈明府即将踏上远行之路。接着,“仙吏驱车入帝里”一句,将陈明府比作仙人,乘坐华丽的车辆进入京城,既显其身份尊贵,也暗示其才华横溢。

“白叟黄童拥道周,攀辕卧辙情无已”描绘了百姓对陈明府的依依不舍之情,他们或老或幼,纷纷聚集在道路两旁,甚至有人攀上车辕,躺卧在车辙旁,表达对他的深厚情感和不舍。

“一官闽海几年馀,汉室循良更孰如”赞扬陈明府在闽海任职多年,其治理之道堪比汉室的循良官员,强调了他的政绩卓越。

“鲁恭政简能驯雉,羊续官清不爱鱼”运用典故,进一步赞美陈明府的政绩与廉洁,与鲁恭、羊续相比肩,显示其为官清正,深受百姓爱戴。

“声名久已闻天子,玺书召对明光里”表明陈明府的名声早已传至天子耳中,因此被召入皇宫,接受天子的召见与询问。

“满县秾桃烂似霞,半肩行李清于水”以绚丽的桃花比喻陈明府的声誉,同时以清如水的行李象征其为官清廉,形象生动。

“新秋乘传到长安,五色花骢獬豸冠”描述陈明府在新秋时节乘驿马抵达长安,头戴獬豸冠,显示出其作为官员的尊贵与威严。

“几多狐鼠争投窜,当道豺狼胆自寒”通过狐狸、老鼠、豺狼等动物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陈明府的政绩对腐败势力的震慑作用,使得这些不法分子纷纷逃窜。

“酌君酒,与君别,寇君难借空呜咽”表达了对陈明府的敬意与惜别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陈明府的离去虽令人惋惜,但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形象将长久流传。

“至尊垂拱问苍生,但道江南民力竭”最后两句,通过天子垂拱而治、关心民生的场景,侧面反映了陈明府的政绩对江南地区的影响,以及其离去后对当地民生的深远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陈明府赴京应召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其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的形象,以及其离去后对地方及天子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陈明府的敬仰与惜别之情。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上答客伤王少文

去岁江头同送客,江水茫茫江月白。

今岁江头送客归,问君动定空沾衣。

别去光阴才一载,可怜世事须臾改。

当日江间折柳人,于今枯骨知何在。

客子闻言双泪垂,君亡不待余归时。

访君不入君华屋,日伴孤猿坟上哭。

形式: 古风

七夕曹能始宅上观妓

凉风吹动黄姑渚,正值牵牛逢帝女。

一年佳会阻星河,数刻交欢罢机杼。

主人留客当今宵,鸣筝少妇红罗绡。

娇声宛转鸾凰曲,媚眼低回乌鹊桥。

引羽流商歌愈缓,玉绳渐落明星烂。

履坠簪遗乐未休,钟沉漏尽愁将旦。

临别殷勤赠七襄,秋宵虽短此情长。

烛龙已驾扶桑晓,天上人间两渺茫。

形式: 古风

建溪逢游宗振

与君神交今十载,彼此飘零隔湖海。

击筑应难逢渐离,鼓刀何处寻朱亥。

余也今年过建溪,君方弹铗居城西。

客里相逢发长啸,飘飘吐气凌虹霓。

怜君橐中无所有,犹解馀钱去沽酒。

肯将踪迹落红尘,自许交情同白首。

世事悠悠叹二毛,灯前相对两绨袍。

须臾酒尽东西去,江上潮平月正高。

形式: 古风

同游宗振陈伯岑集陈季迪斋中

六月溪行苦烦暑,日暮维舟向江渚。

乘兴行歌访故人,科头跣足花间语。

花间相对忘主宾,驩呼无异平生亲。

今朝潦倒斋头客,明日飘零江海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