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四)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形式: 六言诗 押[元]韵

翻译

暗中积德必然得到显赫的回报,嫉妒之心最终只会招致灵魂的空虚。
智伯虽死却无后代,愚蠢的公子却仍有子孙繁衍生息。

注释

阴德:暗中积累的善行或功德。
阳报:明显的、积极的回报。
忮心:嫉妒之心,刻薄之心。
馁魂:空虚的灵魂,指心灵的贫瘠。
智伯:历史人物,智氏家族的首领。
后:后代子孙。
愚公子:形容行为愚蠢的贵族公子。
孙:孙子,后代。

鉴赏

此诗为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所创作的《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四)》中的一部分。这段文字充满了哲理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阴德必食阳报,忮心终为馁魂。"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的思想,暗示着善恶有报,内心的邪恶最终会带来精神上的饥饿与痛苦。这里的“阴德”指的是隐秘的善行,而“阳报”则是明显的善果;“忮心”指的是邪恶的心理,“馁魂”则形容因为内心的不正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和痛苦。

"智伯死而无后,愚公子又生孙。"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智者与愚者的命运,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感慨。“智伯”指的是那些聪明有才能的人,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可能因种种原因而绝嗣;“愚公子”则是普通人,他们虽然不如智者那样出众,却能延续后代。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通过对善恶、生命与死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宇宙的一种深刻认识。它既包含了宿命论,也蕴含着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感悟。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三)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二)

盘龙恨庾长史,太宰哀李崖州。

达人能和大怨,壮士不报细雠。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一)

叔夜真龙凤矣,嗣宗犹螟蠃然。

一以广陵散死,一以劝进表全。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左目痛六言九首(其九)

阁上束三千卷,墙角弃二尺檠。

此玉函方不载,无金篦刮亦明。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