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寄友

简点征衫,秋风里,老了几多行客。

江头鸿雁起,听一声哀怨,蓼花都白。

香冷衾丝,梦萦衫带,粘得柔肠窄窄。

愁魂无可寄,觅醉乡深处,暂寻家宅。

奈消恨无方,删情不尽,最难安拍。前时明月色。

单一味、惨淡和萧瑟。

偏又向、枕函偷觑,屋角轻移,等闲间、伤人心魄。

别绪嗟匆迫,欢娱事、杳然如隔。料伊处、情难劈。

更阑月转,陡地风惊帘额。夜情怎生捉搦。

形式: 词牌: 大酺

鉴赏

这首《大酺·寄友》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秋风中行客的孤独与哀愁。

开篇“简点征衫”,以简朴的衣着暗示行旅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引出“老了几多行客”的感慨,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接着,“江头鸿雁起”一句,以鸿雁南飞象征着行人的离散与归途的遥远,而“听一声哀怨,蓼花都白”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渲染,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氛围,蓼花的凋零仿佛预示着行人的命运。

“香冷衾丝,梦萦衫带,粘得柔肠窄窄”几句,细腻地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被梦境缠绕的身躯与紧绷的心绪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与离愁交织的复杂情感。“愁魂无可寄,觅醉乡深处,暂寻家宅”表达了主人公试图在醉酒中暂时忘却忧愁,寻找心灵的慰藉,但这种逃避终究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奈消恨无方,删情不尽,最难安拍”三句,直抒胸臆,道出了消除愁恨的无门与情感难以割舍的困境,凸显了情感的沉重与难以摆脱。接下来,“前时明月色,单一味、惨淡和萧瑟”以明月的清冷与孤寂,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凄凉与孤独,而“偏又向、枕函偷觑,屋角轻移,等闲间、伤人心魄”则通过细微的动作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最后,“别绪嗟匆迫,欢娱事、杳然如隔”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离别的无奈,“料伊处、情难劈”则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更阑月转,陡地风惊帘额”以自然界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波动,而“夜情怎生捉搦”则以问句收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表达了对复杂情感难以言说的感慨。

整体而言,《大酺·寄友》通过对秋风、江水、鸿雁、蓼花、明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成功营造了一种深沉哀婉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离别、思念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160)

陈世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多丽.冬日敬亭宴集止宿

试放眼,此地名山多少。

尽古今、酒徒词客,奇怀着意搜讨。

倚高楼、无言静对,伴孤云、看尽飞鸟。

落照金波,初暾翠雾,一弹指顷人间昏晓。

起高歌,四山响彻,叶下寒林悄。

休回首,青莲陈迹,余怀凄渺。

叹醉里、江山还大,醒来天地都小。

便乞向、青山埋骨,不足以、娱吾身老。

且与诸公,同倾酒盏,乐游毋负风光好。

下山路、冷云斜日,十里田间绕。

偶然事,使后来人,羡此鸿爪。

形式: 词牌: 多丽

哨遍.用东坡春情体。次董文友韵,送孙无言归黄山

洞里百花,洞外锦霞,采药真生计。

便千年,高卧翠微中,再相传桃源天地。

石方床蘧蘧睡足,松泉互引,不晓红尘世。

任道述黄农,教通栖导,真人大笑不已。

却俗缘未了复驱饥。况嫁娶都完更为谁。

编草为裳,披发自覆,先生倦矣。

自初向尘中着脚,曾与青松誓。

困芒鞋也,怀猿忆鹤岂无泪。

千里外家山,烟云飘渺,容成去后无碑记。

六六奇峰,洞天三八,年来直西南视。

已担头卷轴足堪清,憩笑竹里高人,总好名、仡然箕踞何庸避。

从今翛脩径往,酌水餐松子。

遥听半岭,悠然振响,异哉啸兮处士。

霎时黄海涌波涛,但漫天、云蒸霞起。

形式: 词牌: 哨遍

醉蓬莱.和黄山谷

看秋山万叠,晓日曈昽,参差相倚。

画栋珠帘,卷高空清丽。

老桂香浓,洞箫声远,作瑶池佳会。

露缀花梢,风摇鬓影,夜来凉意。

此景人间,几曾得见,月拥寒潮,无边云水。

满酌天浆,宴鸿都道士。

秘诀长生,沧桑变化,对绮筵罗袂。

尘世纷纷,残棋一局,谁非谁是。

形式: 词牌: 醉蓬莱

念奴娇.和姜白石

湖亭依旧,记从吾游者,二三仙侣。

今日莲花开已遍,翠盖团团无数。

荷露烹茶,碧筒吸酒,又听萧萧雨。

远山遮尽,片云应是催句。

欲暮白鹭成行,避人沙渚,拍拍冲天去。

争忍西风容易落,怕见断烟寒浦。

菰米随波,红衣堕露,花里谁能住。

明灯双桨,笙歌一派归路。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