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诗僧在静谧森林中的独特生活状态。"七十吟中老,清风满旧林"表明诗僧已经年近七旬,居住在一片充满清风的古老森林之中,这里“七十”通常象征着高龄,而“清风”则带有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倚筇秋岸远,围衲夜房深"显示诗僧孤独地依靠在遥远的秋天河岸边,他的衣衫被寒风所侵袭,夜晚则住在幽深的小屋中。这里“倚筇”传达了一种寂寞之情,而“围衲”则形象地表达了诗僧对寒冷和孤独的体验。
"未得云空在,将成月已沉"这两句流露出诗僧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心灵能飞扬于云端,但现实是尚未达到,甚至连那轮将要升起的明月也已经下沉。这里“未得”表达了未实现的愿望,“将成月已沉”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和理想难以触及的感慨。
"生平苦如此,谁是识师心"最后两句,诗僧抒发了自己一生的苦恼,以及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真实感受。这里“生平”指代了一生的经历,“苦如此”则形容了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奈,而“谁是识师心”则是在寻找那份知音,表达了诗僧对于理解和沟通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位老诗僧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
不详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问此初谁筑,经营羡尔能。
依深还巨木,就荫覆高藤。
坐与境同寂,来无人可憎。
一床黄卧具,茂灌本如僧。
此景又奇绝,半空生曲栏。
蜀尘随眼断,蕃雪满襟寒。
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
归鞍休报晚,吾待且盘桓。
因循失计下青山,却恨溪云占断闲。
黄卷圣贤忻对语,青云岐路祗低颜。
月墙槐影侵阶暗,雨槛秋花满目斑。
自爱萧条真吏隐,心清不累有无间。
锦屏山下何夫子,铁带麻衣真古人。
苦学诗来偷鬓老,乐为儒后却家贫。
酒中酌月江村夜,琴上弹风鹤寺春。
君已归寻旧闲味,肯骑肥马入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