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傍晚图景。首句“桑柘阴阴碧草齐”以“桑柘”和“碧草”为背景,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而又静谧的田园风光。“阴阴”二字,不仅描绘了树木的茂密,也暗示了光线的柔和与环境的幽静。接着,“隔溪茅屋夕阳低”一句,通过“隔溪”的空间距离感和“夕阳低”的时间氛围,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村南村北无人迹,惟有山鸡背水啼”则是对画面的点睛之笔。在如此宁静的环境中,唯有山鸡的啼声打破了这份寂静,既增添了自然的生命力,又给人以孤独与思考的空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乡村生活状态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