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深独置家,地带竹林斜。
花尽才收蜜,烟生正焙茶。
客来门放屦,樵出路鸣车。
不但成高隐,营生亦有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诗人将家安置在深山之中,周围环绕着竹林,环境清幽。诗人勤劳自给,等到花开满枝头时才采集蜂蜜,而山雾升起时则开始烘焙新茶。来访的客人无需拘礼,可以随意脱鞋入门,砍柴的人沿着山路驾车而过,声音清晰可闻。诗人不仅追求高洁的隐逸生活,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找到了满足,体现了生活的智慧和自给自足的乐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不详
宅近南湖口,青山尽在门。
田卑尝冒水,邻少不成村。
住久谙农事,耽閒悟道言。
如君避地者,今有几家存。
一瓶与一锡,游越复游吴。
到寺长逢旧,看山每过湖。
饭缘随处有,法意本来无。
南地多猿鸟,还惊梵语殊。
出阁初含笑,临筵复理妆。
兰膏分鬓绿,蕊粉间眉黄。
掩扇羞嗔小,褰衣舞恨长。
不知坐中客,若个是卢郎。
归去东林寺,行寻曲涧流。
馀灯因佛在,宿饭为猿留。
竹屋烟迎夕,菱池雨送秋。
还参众师旧,一一话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