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名为《郑山人自闽赴友难归,诗以赠之》。诗中描绘了一位侠士的传奇故事,以及对这位侠士高尚义气的赞美。
首句“海上昔传有侠士”,开篇即点出故事背景,暗示了侠士的神秘与传奇色彩。接着,“二十年来竟谁是?”一句,引出对侠士身份的疑问,增加了故事的悬念感。随后,“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两句,通过描述侠士在风尘中为国赴难的壮举,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接下来,“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描绘了侠士的悲壮结局,以及后人对其事迹的哀悼之情。“呜呼夜台闻不闻,先生义气高人群!”表达了对侠士高尚义气的深切怀念和敬仰。最后,“南归笑掷囊中字,不向人间道其事”两句,以郑山人的形象收尾,寓意侠士虽已离世,但其义举却流传于世,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侠士事迹的叙述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古代侠义精神的魅力,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借景抒情、对比映衬等,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语言风格豪迈而深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