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五)

帐冷香销夜。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

记得琉璃为砚匣,新咏玉台频借。

春去矣、小楼花谢。

诵偈朝云会现影,怨东风、两次吹兰麝。

看燕燕、香泥惹。判官自判氤氲且。

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

世味从来皆嚼蜡,情绪偏同啖蔗。

梦断了、浮香精舍。

君语如斯吾怕听,便英雄、泪也如铅泻。

儿女恨、那堪写。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情感深沉,文笔细腻,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情感经历。

“帐冷香销夜”,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夜晚的寒气与香炉中香料的消散,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直接点明了词人的痛苦根源,将情感推向高潮。

“记得琉璃为砚匣,新咏玉台频借”两句,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反衬出当前的落寞与失落。琉璃砚匣与玉台,都是高雅之物,却在今夕成为触动人心的伤痛记忆。春日已逝,小楼花谢,自然界的更迭仿佛预示着人事的变迁与离别。

“诵偈朝云会现影,怨东风、两次吹兰麝”两句,以自然景象喻人情世态,朝云的幻影与东风的吹拂,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兰麝的香气,本是温馨与美好的象征,却被东风两次吹散,寓意着情感的破碎与消逝。

“看燕燕、香泥惹”一句,以燕子衔泥筑巢,暗喻主人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然而现实却如同香泥般难以触及。

“判官自判氤氲且”中的“判官”,可能是指词人自己,他对自己情感的复杂状态进行了自我剖析与理解。“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表达了词人对爱情悲剧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世味从来皆嚼蜡,情绪偏同啖蔗”两句,对比了世间的苦涩与个人情感的甘甜,强调了情感体验的独特性与深刻性。

“梦断了、浮香精舍”中的“浮香精舍”,可能是词人想象中的理想之地,象征着心灵的避风港。然而,梦终究会醒,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无法逃避。

“君语如斯吾怕听,便英雄、泪也如铅泻”表达了对友人话语的畏惧与对自身情感的无力感。即使是英雄豪杰,面对情感的波折,也无法控制泪水的流淌。

“儿女恨、那堪写”则直抒胸臆,感叹儿女之情的难以言表与承受。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间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57)

蒋士铨(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苕生,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精通戏曲,工诗古文,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士铨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 字:心馀
  • 号:藏园
  • 籍贯:铅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725—1784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六)

烛灺铜盘矣。挂絺衣、几枝萝薛,晚风吹起。

猿笛雁筝声拉杂,一带天河斜指。

论甲子、大夫强仕。

不信东方编贝稳,笑昌黎、早落期期齿。

浑未免、聊复耳。饥驱我亦愁无底。

揖诸侯人呼上客,自称狂士。

十载黄齑酸到骨,嚼出宫商角徽。

丰年少、甘为荡子。

大噱仰天天也闷,肯登堂、浪进先生履。

沦落感、竟如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七)

草阁凭消受。护茅檐、苍松落翠,高梧环牖。

城北徐公美无度,才在卢前王后。

抛心力、豪苏腻柳。

把卷六州难铸错,哭秋风、赋汝抛词手。

空唱破、旗亭口。神仙将相原难就。

笑人闲勋名富贵,男儿自有。

收拾牢骚行乐耳,坐两秋香半亩。

偕老者、梁鸿佳妇。

暮唱小山招隐曲,愿儿孙、森列当阶秀。

君更爱、蟾宫否?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八)

老屋三间下。看眼中、头颅如许,君其健者。

何不弯弓驰猎骑,飞雁翻身仰射。

知未了、男婚女嫁。

郑婢萧奴齐侍侧,奉夫人、小摘香盈把。

饶此乐、自当画。史公奔走真牛马。

且旁观烂羊牵犬,人奴笞骂。

我欲岑牟披单䘨,揎袖鼍皮亲打。

否则种、梅花绕舍。

酌酒唱君新乐府,赚细君、割肉明年也。

英雄泪、如铅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五十八首(其九)

蜡泪销残炬。卷秋篷、两舟离合,罗孚风雨。

晓角霜天吹冷月,高唱大江东去。

老荡子、惟吾与汝,凤泊鸾飘多少恨,诉穷愁、吟到伤心处。

诗一卷、奈何许。重趼又曳公车履。

欢年年成河客泪,经天东注。

君是秦嘉秋梦远,记得喁喁私语。

漫分别、英雄儿女。

阅世绕知同调少,对佳人、也算神仙侣。

谁忍听、捣衣杵。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