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杂诗九首(其二)

避地谅非愿,游吴或有托。

今我匪伊人,心期偶如昨。

行役多忧苦,栖迟讵为乐。

君看岸上蓬,秋风益飘泊。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所作的《舟行杂诗九首》中的第二首。薛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心境与感受。

首句“避地谅非愿,游吴或有托”,表达了诗人并非自愿离家远行,而是为了某种目的不得不踏上旅途。这里的“游吴”可能寓指前往吴地,或许是出于某种政治、生活或是个人志趣的考量。

接着,“今我匪伊人,心期偶如昨”,诗人感叹当前的自己并非理想的自我,但内心深处的愿望似乎依旧如昨日般清晰。这反映了诗人对自我身份和理想状态的反思与追寻。

“行役多忧苦,栖迟讵为乐”,这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不安。无论是奔波劳顿还是内心的焦虑,都让诗人感到旅途并非真正的快乐。

最后,“君看岸上蓬,秋风益飘泊”,诗人以岸边随风飘荡的蓬草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秋风中更加孤独和无依的状态。蓬草随风飘荡,象征着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境遇,以及对稳定与归宿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旅途艰辛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自我身份和理想状态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舟行杂诗九首(其三)

白露晚来生,汀洲把杜蘅。

浮云西北返,孤客且南征。

习习野吹急,沄沄川涨平。

徒看秋潦尽,未可俟河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舟行杂诗九首(其四)

息徒指川裔,系䌫临丛薄。

飘飖散襟带,风吹零露落。

俯折岸边兰,仰听云间鹤。

寄言天路上,共尔违矰缴。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舟行杂诗九首(其五)

秋云翠可鉴,明河景如发。

川上夜寥寥,徘徊望新月。

流光睇转近,馀辉揽还没。

念彼同怀人,关山日超忽。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舟行杂诗九首(其六)

木落风雨夜,水生兰蕙洲。

已值清秋日,旅客思悠悠。

感时临岁晏,惜逝对川流。

此际亟归去,萧条难久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