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悼如禅师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继承祖业如同接棒,人生道路可以规划。
一生都在遵循正道,明白疾病却不愿求医。
容貌古朴难以描绘,情感高尚世间少人理解。
慈悲如云飘向何方,唯有孤月映照适宜。

注释

继祖:继承祖业。
当:如同。
吾代:接棒。
生缘:人生道路。
行可规:可以规划。
终身:一生。
常:始终。
道:正道。
识病:明白疾病。
懒寻医:不愿求医。
貌古:容貌古朴。
笔难写:难以描绘。
情高:情感高尚。
世莫知:世间少人理解。
慈云:慈悲如云。
布:飘向。
孤月:孤零零的月亮。
自相宜:适宜独处。

鉴赏

这首诗是出自宋代僧人嵩禅师之手,题为《戏悼如禅师》。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禅意。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这两句表达了禅师对待命运的态度,认为自己的生命和事业应该按照某种规律或法则去继承和实践,这是一种自信和对修行道路的坚持。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这两句显示了禅师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他将个人生命置于“道”的修炼之中,即使面临挑战或困境,也不急于寻找外在的解决方法,这是一种内在自我疗愈的智慧。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和境界,禅师试图以笔墨捕捉这种古老而深邃的气质,但发现它是无法用常人之笔来书写的,这是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表达上的无奈。同时,这也反映了禅师的情感和境界超越了世俗的理解。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最后两句则是对一种自然、和谐状态的描绘。“慈云”象征着温柔与包容,而“孤月”则是一种孤独但自在的美好。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禅师内心世界的图景,那里有着自然的恩赐,也有着孤独而宁静的自我认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命态度、精神追求和情感境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宋代僧人对于生活与修行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怀。

收录诗词(1)

嵩禅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堂偈

日暖风和柳眼青,冰消鱼跃浪花生。

当锋妙得空王印,半夜昆崙戴雪行。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翠蛟亭

断崖捲银涛,拍岸雪相溅。

去住本无心,曾向岷峨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霰]韵

广胜寺

吾党登临兴,亭高眼更明。

云深山断续,川阔路纵横。

突兀娲皇冢,荒芜简子城。

古来那可问,林外晚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贺罗珊

刑部二品尚书郎,匹马萧然返故乡。

点检庭前亲种柳,于今森列总成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