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看尽长安马上衣,秦淮秋色去如飞。
到来试拭风尘眼,细认壶丘善者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朝时期,游历金陵(今南京)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看尽长安马上衣”,以长安代指京城,暗示诗人曾多次在京城经历,如今远行至金陵,心境与过往有所不同。接着,“秦淮秋色去如飞”一句,点明了地点为秦淮河畔,秋天的景色如同飞逝的时间一般快速变化,渲染出一种时光匆匆、世事无常的氛围。
“到来试拭风尘眼”,表达了诗人到达新地后,想要洗净心灵的尘埃,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最后一句“细认壶丘善者机”,则可能暗含着对智者或某种智慧的追寻,诗人希望在金陵的游历中,能够找到指引自己前行的智慧之光,或是理解更深的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以及对智慧与真理的不懈追求。
不详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群山横黛树横烟,隐隐迢迢似辋川。
独坐虚亭秋万里,个中真意若为传。
春风曾泊孝廉船,握手相看各黯然。
别后秋鸿江上去,一封来到海云边。
晓月山城梦断时,六桥烟树不胜思。
梅花忽送江南色,满目仙郎白玉枝。
奕世才名珥汉貂,凌云綵笔起垂髫。
即今过夏看行卷,犹带钱塘六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