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家书二首(其二)

远游别吾母,幸从吾父行。

何期又适楚,仍隔三千程。

阿咸镇襄阳,藉慰羁旅情。

一卷纪行诗,寄示原详明。

今春赴三湘,流转何频频。

候已易鹒蟀,书未传鸿鳞。

道路既无阻,久滞知何因。

陟岵屡瞻望,孺慕奚由伸。

浮沈且莫叹,色笑何时亲。

纵有一纸书,琐碎难具陈。

安得缩地方,问对长趋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金武祥所作的《望家书二首(其二)》。诗人远游他乡,与家人相隔遥远,内心充满思念之情。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眷恋和对家书的殷切期盼。

首句“远游别吾母,幸从吾父行”,诗人离家远游,与母亲分别,但幸运的是能与父亲同行。这句透露出诗人对父亲的依赖和对母亲的不舍。

接着,“何期又适楚,仍隔三千程”两句,诗人意外地前往楚地,与家的距离更远了,三千里的路程仿佛将他与亲人彻底隔绝。

“阿咸镇襄阳,藉慰羁旅情”中,“阿咸”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者,他在襄阳定居,为诗人提供了暂时的慰藉,缓解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一卷纪行诗,寄示原详明”表明诗人写了一本记录旅行经历的诗集,通过这本诗集向家人传达自己的生活情况和情感。

“今春赴三湘,流转何频频”描述了诗人今年春天前往三湘地区,频繁的迁徙让他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候已易鹒蟀,书未传鸿鳞”暗示时间的流逝,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到来,但家人的回信还未传来,诗人内心焦急。

“道路既无阻,久滞知何因”表达了诗人对长时间滞留不解的原因的疑惑,可能是因为通信不便或其他原因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陟岵屡瞻望,孺慕奚由伸”中,“陟岵”是指登高望远,诗人多次登高眺望家乡,表达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言喻的孝心。

“浮沈且莫叹,色笑何时亲”劝慰自己不要因生活的起伏而叹息,期待着与家人团聚时的笑容和亲密。

最后,“纵有一纸书,琐碎难具陈。安得缩地方,问对长趋庭”表达了即使收到一封简短的家书,也难以完全表达心中的千言万语。诗人渴望能够缩短距离,随时与家人交流,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远离家乡、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江即事二首(其一)

半年踪迹滞偏隅,风景频番纪客途。

天气燠寒昏昼异,溪流消长雨晴殊。

江头浪静鱼偏跃,树杪枝危鸟自趺。

最爱秋光浓淡处,倩谁粉本绘成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琴江即事二首(其二)

四合峰峦隐似环,孤城莽莽万里閒。

连朝积雨蛟腾壑,满路腥风虎过山。

聚散频惊岚瘴重,卷舒翻羡岭云閒。

不堪景物炎荒异,何日天涯放棹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其一)

岩城恢复绩原奇,惠政尤留去后思。

拔薤威名从此振,徙薪远虑有谁知。

枕戈敢忘疮痍苦,免胄重瞻父母慈。

虎口馀生酬守志,也缘公德荫琼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庄明府耀采厚威政绩诗为陈柏堂孝廉许吉庭司马作三首(其二)

太息沧桑劫未穷,孤城未竟合围功。

已看弃甲诸军溃,犹领团丁一队雄。

草野同心甘赴敌,花门剺面愿从戎。

若非慷慨输忠勇,安见群夷拜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