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祝大司马制府吴公三首(其二)

海门曾报射长鲸,身作东南万里城。

彩笔不妨裁露布,素丝随处建干旌。

令如山岳军皆肃,心在冰壶政自清。

幸托乐郊何以赋,家家弦诵答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献祝大司马制府吴公三首》中的第二首。陈恭尹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大司马吴公的崇高敬意与赞美。

首句“海门曾报射长鲸”,以“射长鲸”比喻吴公的卓越军事才能和勇猛,暗示他曾在海疆保卫国家,击退了敌人的侵扰,如同射杀长鲸一般英勇无畏。接着,“身作东南万里城”进一步描绘吴公的功绩,将他比作守护东南边疆的坚固城墙,形象地展示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

“彩笔不妨裁露布,素丝随处建干旌”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吴公的文韬武略比作彩笔绘制的战报和素丝编织的旗帜,强调他在军事与文治两方面的杰出成就。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指挥若定、文武双全的形象。

“令如山岳军皆肃,心在冰壶政自清”则高度赞扬了吴公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清明。山岳般的命令使军队纪律严明,心如冰壶般纯净的政治环境则保证了治理的公正与清明。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吴公的军事才能,更突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高尚品德。

最后,“幸托乐郊何以赋,家家弦诵答升平”表达了诗人对吴公的衷心祝愿与敬仰之情。乐郊象征着和平与繁荣,诗人希望吴公能够继续为国家带来安宁与昌盛,百姓们以弦歌之音表达对盛世的颂扬与感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大司马吴公的生动描绘,既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文治武功,又凸显了其高尚的品德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表达了诗人对其崇高的敬意与深切的祝福。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献祝大司马制府吴公三首(其三)

水清沙碧石粼粼,千里舟车赴令晨。

棨戟葱茏高峡曙,梅花消息定山春。

一阳复后天开子,维岳生初岁在申。

会见作霖苏九有,先为膏雨慰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高谡园廷评

桂江犹带劫馀灰,主试深烦作赋才。

麋鹿竹边骑马过,鹧鸪声里放船回。

逢人便问端溪石,作客徒登赵尉台。

不得留君到初夏,枝头红荔正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杨荆湖观察内擢京卿二首(其一)

夹道笙歌万姓喧,俱来江上送高轩。

三年预试调羹手,两粤兼承化雨恩。

内诏即今趋凤阙,名流何处望龙门。

桃花院宇论文地,岘首山前片石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送杨荆湖观察内擢京卿二首(其二)

荆扬相接气原通,南北新花次第红。

粤峤尚悬卿士月,楚帆先满大王风。

济时妙略忧能远,传世清篇老愈工。

此去明良庆相得,赓歌遥在九天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