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汪元思喜雨韵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

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

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炮车。

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龙在金色的小瓶中沉睡,神的力量驱使雨点斜斜落下。
水流如白练从高处倾泻,山涧中仿佛有活蛇起舞。
风的力量使云朵翻滚,像被磨砺的雷声隐藏在远处的炮车中。
农人们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笑容,因为他们已经吃饱,不再需要借贷。

注释

龙蛰:龙在冬眠。
金瓶:金色的小容器。
神驱:神的力量驱动。
雨阵:斜斜的雨点。
建瓴:比喻水流从高处倾泻。
素练:白色的细带,此处比喻流水。
生蛇:形容水流生动如蛇舞动。
风使:风的力量。
开云磨:形容云层翻滚如同被磨砺。
雷香:雷声的响亮。
炮车:比喻远处的雷声。
农人:农民。
骄色:骄傲的表情。
一饱:吃饱饭。
赊:借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雨带来的生机与欢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迫切期盼和喜悦之情。

“龙蛰金瓶小,神驱雨阵斜。”这里用“龙蛰”比喻云集,暗示风起云涌,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金瓶小”可能指的是天空中漂浮的小朵云彩,而“神驱雨阵斜”则形象地描绘了风引导着倾斜而下的雨丝。

“建瓴飞素练,走涧舞生蛇。”“建瓴”可能是比喻山峰,“飞素练”则形容云雾缭绕,如同白色的练子一般。“走涧舞生蛇”则描写了溪流在雨水的滋润下活跃起来,宛如跳跃的蛇状。

“风使开云磨,雷香隐炮车。”这两句通过对风和雷的描写,强化了暴风雨即将到来的紧迫感。其中,“风使开云磨”形象地表达了风力在推动着天空中云层的变化,而“雷香隐炮车”则通过对雷声的比喻,传递出一种震撼感。

最后两句“农人有骄色,一饱不须赊。”直接点出了这场雨水对于农人的意义。农民在看到及时雨后的心情是喜悦且自豪的,因为这场雨足以使他们的田地充分浇灌,无需再担心干旱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赋予农事恩惠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感悟。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和易岩兰菊韵

小春天气未和平,冷暖于人孰重轻。

幽菊瘦兰皆有味,凄风楚雨自无情。

披来破衲便身稳,写到新诗彻骨清。

个里不知谁得失,薰莸境界要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易岩首夏韵

垂老东君恋旧寒,惜春情绪正孤单。

笑它功业传千古,还我诗书博一安。

芍药阶前风味浅,酴醾架上典刑残。

勒回春色凭诗句,生意津津上笔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和易岩梅下韵

梅送清香到酒边,东君伎俩已先传。

棱棱梢外殊无冷,点点花中各有天。

霜洁冰清时未正,风和日暖老相便。

一杯适意毋空度,添一年时减一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易岩喜雨韵(其一)

转移剧暑若艰难,谁谓炎凉反掌间。

狐鼠就擒元愤郁,旄倪相庆便清閒。

雨声恰似政声好,天意翻嗤诗意悭。

一饱所关诚大矣,吾侪安得不开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