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盛以约的《喜雨》诗,描绘了春雨滋润大地的景象,以及人们在雨中劳作和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
首句“好雨终朝遍”,开篇即点明主题——春雨连绵不断,遍及四方。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爱与期待。接着,“蓬门野兴繁”一句,通过“蓬门”这一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与自由,雨中的野趣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悯农劳苦日,植杖桔槔园”两句,将视角转向田间地头,表现了农民在雨天辛勤耕作的情景。春雨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它不仅滋养了土地,也为农民带来了希望与收获的可能。这里既有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也有对大自然慷慨赐予的感激之情。
“急棹冲萍叶,深池浸竹根”描绘了雨中行舟与池塘的景象。雨使得水面泛起层层涟漪,舟行水上,仿佛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穿梭;而深池中的竹子,在雨水的浸润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这两句通过动态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雨天的生动与美丽。
最后,“怪来双屐健,散步上南原”则以人物活动收尾。雨后的道路虽然湿滑,但一双结实的木屐却让行走变得轻松愉快。人们不畏雨势,反而选择在雨后散步,欣赏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这既是对雨后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体现——即使面对困难或挑战,也能保持乐观与积极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