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张逊的《题林屋佳城图》,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静谧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首句“黄家老子娄东客”,以“黄家老子”这一形象开篇,暗示了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游历四方的文人或隐士,而“娄东客”则点明了其活动的地域,即江南地区。接着,“望望青山隔太湖”一句,通过“望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远眺的姿态,以及对远方青山和浩渺太湖的无限遐想。
“独鹤不归林屋洞,佳城浑似辋川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独鹤象征着孤高的品格,与林屋洞的幽静形成对比,佳城(此处指墓地)与王维的辋川图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
“秋高月白啼山鬼,树老霜寒长木奴”描绘了一幅秋夜山林的凄美景象,山鬼的啼声增添了夜晚的神秘感,而老树在霜寒中生长的木奴,则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最后,“他日结庐当墓下,好归耕隐学《潜夫》”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墓地旁建造居所,过上隐居的生活,并以《潜夫》为榜样,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