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宜簟宜席,资民之食。邑之攸名,实维伊昔。
这首诗描绘了莞草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以及它对地方名称的贡献,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存的赞美。
“宜簟宜席”,开篇即点明莞草适合制作竹席和坐垫,体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资民之食”,进一步强调莞草是民众饮食的重要来源之一,展现了其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
“邑之攸名,实维伊昔”,通过提及地方名称的由来,暗示莞草自古以来就在当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也深深融入了地方的历史文化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莞草作为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以及它在地方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地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不详
驰车出东城,车声何辚辚。
揽辔就古道,古道多荆榛。
十进九反却,嵲屼摧吾轮。
所造未千里,计程已逾旬。
岂不欲改辙,良愧前修人。
吾宁重迟滞,此道终当循。
行行半途中,忽值阴霾起。
淫雨经旬馀,大道生泥滓。
我马没其胫,我车濡其轨。
岂无小径通,攀缘良可耻。
敛容就道隅,候此风雨止。
人生不偶多,长叹将何以。
北风万里扬胡沙,将军奋起勤王家。
军门一呼天地动,义士响应多如麻。
胡兵屯云遏南境,将军索战登铜岭。
寸兵誓断敌人头,尺组拟系单于颈。
两兵交锋日光薄,北风不劲南风恶。
将军壮气冲牛斗,倏见旄头马前落。
腥膻迅扫南海清,翠华竟去无回旌。
遂令壮士有遗恨,千载犹闻战鼓声。
按节巡南国,舟车昼夜行。
烧痕沿路断,水势到湖平。
景物新吟兴,琴书薄宦情。
怀中经术拙,何以济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