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作主是云山",主人的身份仿佛与云山融为一体,表现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的超脱。"客来常掩关",表明他不喜被打扰,喜欢保持宁静的生活空间。
"春兼中酒意",春天的美景和微醺的状态交织在一起,可能暗示诗人借酒消愁,或是陶醉于春色之中。"人共落花间",诗人与落花同在,形象地表达了他淡然的人生态度,如同花开花落般顺应自然。
"吟入松风韵",诗人沉浸在松林的风声中,感受着自然的韵律,这可能是他的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愁开水镜颜",以水镜比喻心如止水,即使面对烦恼也能保持平静。
最后两句"暂时容寄傲,昏黑不知还",表达出诗人对当下自由自在生活的满足,即使夜幕降临,也不急于回归尘世,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傲骨和对隐居生活的深深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崇尚自然的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