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苦吟为马元寻母得见作

水流岂无源,草生固有根。

东风洄惊澜,吹此野烧痕。

乱离失母痛,割肠难断恩。

念如两慈乌,饥号各孤鶱。

烟迷太湖渚,霜陨吴会门。

七年一朝见,九起万死魂。

兰沼草复茁,尺蠖信乾坤。

上承高盖旋,景入无永昏。

下凭大载安,辙穷有回辕。

衣破泪始灭,哭绝声始吞。

始命苟有逆,终雨不洗冤。

春晖转忘忧,式复念倚门。

翻思在离别,岂料俱生存。

馀欢菽粟具,辛劳勿出言。

我歌良苦吟,顽薄当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虞堪的《良苦吟为马元寻母得见作》以水流和草根比喻母子之情的根源深厚,表达了马元历经艰辛寻找母亲,最终得以重逢的感人场景。诗中"东风洄惊澜"象征着困难与波折,"乱离失母痛"则描绘了母子分离的悲痛。"烟迷太湖渚,霜陨吴会门"形象地写出寻找过程中的艰辛与漫长,"七年一朝见,九起万死魂"则强烈突显了重逢的不易。

诗人运用"慈乌"、"兰沼草复茁"等意象,寄托对母爱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希望。"上承高盖旋,下凭大载安"象征着母子关系的稳固与依靠,而"衣破泪始灭,哭绝声始吞"则表达了相见时的悲喜交加。最后,诗人劝慰马元,尽管生活艰辛,但母子团聚的喜悦足以忘却忧虑,希望他珍惜眼前时光,勿因辛劳而忘却亲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母子深情和人生的起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收录诗词(316)

虞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胜伯。元末隐居不仕。家藏书甚富,手自编辑。好诗,工山水。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卒官。有《希澹园诗集》

  • 字:克用
  • 籍贯:元末明初苏州府长洲

相关古诗词

咸林行为杨玺改葬乃祖作

馀杭山前百战场,蒺藜满道多虎狼。

黄尘茫茫白日惨,子独往也良慨伤。

深衷愤不畏狼虎,极目苍天泪如雨。

苍苍益高愁奈何,肠断咸林一抔土。

黄肠下深九仞泉,我翁瘗此今百年。

朱幡玉节久寂寞,黄鹂碧草空留连。

回首东吴三百里,无限好山并好水。

誓收寒骨閟幽函,与翁来归此山里。

佳城再卜再刲树,麦饭椒浆好时祀。

慈乌还来共栖止,慰我生存保终始。

嗟哉杨公好孙子,人生蜉蝣在天地。

间关谁复顾生死,骨肉恩深固如此。

嗟哉杨公好孙子。

形式: 古风

自画关山行旅图因制画山曲

三年不作画,一画旅愁生。

家山万里隔,蜀道正难行。

蜀高山且远,瞿唐水复险。

别来记得春水深,此日欲去风尘满。

风尘满如何,成都西南愁翠蛾。

蛾眉愁损人未归,杜鹃啼血朝朝飞。

杜鹃飞,向何处,江南三月春,十日九风雨。

每同谢眺看青山,安得草堂留杜甫。

君不见杜甫悲歌一世豪,南奔北走何其劳。

南奔北走何其劳,许身稷契愚且高。

形式: 古风

桃花画眉曲

春禽踏南枝,新柳拂蛾眉。

东风一何浅,花间声宛转。

君不见秋乌一夜啼金井,裁衣寄远剪刀冷。

便是苏山窈窕娘,愁对离鸾亦断肠。

形式: 古风

岩居高士图歌次韵

山高性所乐,好山何处无。

平生乐山夜入梦,神游历历皆方壶。

浮云满空任舒卷,把笔题诗傲轩冕。

长松如龙鳞满身,风雨年年长苍藓。

结巢绝爱当岩阿,平地白云如涌波。

落叶萧萧作飞雨,自看山中秋色多。

日夕樵歌响幽谷,啼鸟关关乱林木。

几年种术茅公山,更弄渔舟武夷曲。

山中过惯真脱尘,但看日月不记春。

岩居高士莫笑我,我亦本是青城人。

自愧长年不归去,遇舜逢尧竟忘虑。

一船烟雨在江南,画里看山真得趣。

桃花水生春尚寒,西来雪岭雪不乾。

出门千里更万里,无缘缩地何其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