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雨初晴,江山景色新鲜。

乍艳阳,春光美丽,见郊原、芳草芊芊。

睹梨花、轻笼淡月,闻松声、冷和清泉。

风细池塘,帘垂院落,晓莺啼唤柳含烟。

更叠翠山屏如悄,时物笔难传。

谁能悟,韶华不久,人世非坚。

走红尘、何曾返照,损气神、虚度流年。

竞锥刀、如蝇见血,恋妻男、似蚁争膻。

火宅忧煎,情波出没,四生六道不知还。

任千劫轮回贩骨,迷了本灵源。

聪明客,诸缘放下,闲里修仙。

形式: 古风

翻译

雨后初晴,江山景色焕然一新。
阳光突然明媚,春天的风光无比美丽,远望郊野,青草茂盛。
梨花在淡淡的月光下轻盈,松涛声与冷冽清泉相和。
微风轻拂池塘,院落帘幕低垂,清晨黄莺鸣叫,柳树笼罩着薄雾。
连绵的青山如同屏风般静谧,自然之美难以言表。
谁能理解,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世间万物并非永恒。
在红尘中奔忙,何时能回头反思,生命就这样虚度。
人们像苍蝇见血般争夺名利,男人对妻子如蚂蚁争食一般执着。
生活在苦海之中,情感起伏不定,生死轮回中迷失自我。
即使经历千百次轮回,也未能找回最初的灵性根源。
智者放下一切,于闲暇中修炼成仙。

注释

雨初晴:雨后天气放晴。
江山:山水风景。
乍艳阳:突然阳光明媚。
春光:春天的阳光。
芳草芊芊:青草茂盛。
梨花:白色的梨花。
轻笼淡月:被月光轻轻笼罩。
松声:松树的声音。
冷和清泉:与冷冽的泉水相应和。
晓莺:清晨的黄莺。
柳含烟:柳树如烟雾般朦胧。
叠翠山屏:连绵的青山。
悄:静谧。
韶华:美好的时光。
人世非坚:世间并非永恒不变。
红尘:世俗世界。
损气神:损耗精神。
竞锥刀:争夺名利。
恋妻男:痴迷于妻子的男人。
火宅忧煎:生活如火海煎熬。
四生六道:佛教中的生死轮回。
迷了:迷失。
本灵源:最初的灵性根源。
聪明客:智慧的人。
诸缘放下:放下一切俗缘。
闲里修仙:在闲暇中修炼成仙。

鉴赏

这首元代长筌子的《绿头鸭》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清新春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雨后的江山景色,尤其是芳草、梨花与松声的交融,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池塘微风、院落垂帘、晓莺鸣叫,以及如画的翠山,都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诗中也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诗人感叹韶华易逝,世间无常,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红尘中不应迷失自我,虚度光阴。他批评那些为名利所困、如蝇逐血之人,以及沉迷于世俗欲望者,暗示出对超脱轮回、回归本真的追求。最后,诗人倡导放下尘缘,于闲暇中修炼成仙,体现出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咏景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收录诗词(76)

长筌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大觉光明,不须外觅,人人各有如来。

浮生迷昧,贩骨走千回。

凿透灵源法海,禅河涨、风浪崔巍。

泥牛吼,威音嘹亮,铁壁起云雷。菩提。

无缝塔,林峦掩映,山色分开。

任曹溪雪满,漏泄红梅。

处处香严法界,休分别、只树蒿莱。

真消息,孤峰顶上,石女绣莓苔。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本分家风,寻常日用,何方不是林泉。

饥餐渴饮,任运度流年。

行止非人所及,休思算、好弱由天。

君知么,一身尚假,万事岂牢坚。

些儿穷活计,寂寥潇洒,有口难言。

箪瓢不置,那得买山钱。

且恁腾腾兀兀,任从他螳战蜂喧。

真清乐,松间步月,石上枕书眠。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满庭芳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

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

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

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

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

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

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

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灰]韵

满庭芳

决烈修真,殷勤办道,万缘识破皆空。

太虚鼎内,默默养和冲。

一颗灵珠灿烂,光辉似、月射千峰。

长春景,五云台上,芝草吐香风。

这些微妙理,有缘端的,千里相逢。

纤尘不染,清净是真功。

日用头头不昧,超生灭、法界难笼。

还能此,逍遥自在,处处是仙宫。

形式: 词牌: 满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