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悲悯圣人心,孟子见迂阔而公见乖崖,若论名实当时笑;
才华翰林伯,同年居要津乃屏居田里,毕竟文章误我多。
此联以悲悯之情,颂扬郭嵩焘之品德与才华。上联“悲悯圣人心”开篇,点明郭嵩焘心怀仁慈,超越常人,其见识虽有时显得迂阔,却也公正无私,引人深思。下联则转而赞其文才,“才华翰林伯”,将郭比作才华横溢的翰林,然而即便在官场显赫之时,他却选择退隐乡间,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文章误我多”,或许是指其因著述而牵涉政治,最终未能全身而退,流露出对文人命运的感慨。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对比手法,既肯定了郭嵩焘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华,又对其人生抉择和命运的复杂性表达了深切的理解与同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深刻而细腻的洞察。
不详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富贵春梦婆,同辈几人紫光阁;
乐府秋胡妇,诗名终古白香亭。
老臣白发,痛矣骑箕,整顿乾坤事粗了;
满眼苍生,凄然流涕,徘徊门馆我何堪。
抗疏劾三公,晚伤鼷鼠千钧弩;
治生付诸弟,归剩鹅湖五顷田。
诗酒自名家,看勋业烂然,长增画苑梅花色;
楼船欲横海,叹英雄老矣,忍说江南血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