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琵琶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冯幵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诗中以杨柳、高楼、离恨、秋风、芳草、斜阳、啼鶗鴂、青春时节等意象,构建出一幅充满愁绪与回忆的景象。
首句“杨柳高楼,早憔悴、旧日烟条云叶”,以杨柳的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往昔的美好已成过去。接着,“离恨吹入参差,秋风正凄绝”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中的主题——离愁别恨,秋风的凄厉加剧了这种情感的沉重。
“芳草外、斜阳有限,甚啼到、空山鶗鴂”四句,通过芳草、斜阳、啼鶗鴂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哀愁的氛围。斜阳的余晖,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啼鶗鴂的叫声,仿佛在呼唤着那些逝去的时光。
“十载心期,香消酒冷,弹指能说”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十年的心愿,如今只剩下酒香的消散,时间的流逝如此迅速,让人难以言说。
接下来,“又何事、泊凤飘鸾,漫孤负、青春好时节”两句,诗人反思自己是否错过了青春的美好时光,是否因某种原因而让这段宝贵的时间白白流逝。
“空把一襟零泪,与荒阶苔荚”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泪水如同荒阶上的苔藓,无法抹去。
最后,“休更盼、团圞镜约,恐玉人、两鬓都雪”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担心与爱人重逢的约定会因为岁月的侵蚀而变得遥不可及。
“总悔珠箔飘灯,那时轻别”两句,则是对过去轻率分别的后悔,珠箔随风飘动,灯影摇曳,预示着曾经的轻率选择带来的后果。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情感真挚,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