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舒捲高低晴复阴,澹然无滓亦无心。
不知底处相齐得,且倚危栏一散襟。
这首诗描绘了云峰齐云阁上所见的自然景象,诗人以轻盈的笔触赞美了天空的舒卷变化和云雾的淡然无尘。"舒捲高低晴复阴"形象地展现了天空从晴朗到阴沉的动态画面,而"澹然无滓亦无心"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状态的欣赏,认为它宁静淡泊,不带人间烟火气。最后两句"不知底处相齐得,且倚危栏一散襟",诗人流露出对未知的探索之意,暂且放下心中的忧虑,倚靠在栏杆旁,让心灵得到放松,享受这份与自然的亲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寄寓人生哲理的山水小品。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秀色参差千万端,浩然无碍碧天宽。
上人若见相齐处,试与凭栏指似看。
剥落烟云秋晚晴,身心无累此閒行。
正听万壑松风满,想见西南新月生。
谁言无路出尘氛,丹灶初闻一语真。
窗外未堆千嶂玉,坐中先盎一壶春。
长官冰操正飘缨,叹息东流宰木青。
佳句不随方士化,故应留作换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