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三首(其一)

觚不觚兮觚不觚,脚根无力眼模糊。

利名总是迷人路,归去青山有坦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觚不觚兮觚不觚”开篇,以一种独特的自省和反思的姿态,揭示了人生的诸多无奈与矛盾。诗人将“觚”这一古代酒器的特有形态比喻为人生道路的曲折与复杂,形象地表达了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迷失自我,陷入眼花缭乱的状态。

“脚根无力眼模糊”,进一步描绘了人在追逐名利时内心的疲惫与迷茫,仿佛失去了方向感,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这种形象化的描述,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困境的深刻洞察。

后两句“利名总是迷人路,归去青山有坦途”,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越。他指出,名利虽然诱人,却往往成为束缚自由的枷锁,真正的出路在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青山”象征着自然与内心的平静,寓意着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具有哲理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58)

苏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成三首(其二)

呼不来兮呼不呼,错看溪水是江湖。

青天白日不归去,苦雨长风欲问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偶成三首(其三)

狙不狙兮狙不狙,羊裘人已占江湖。

行藏本是悬星斗,不是狙公不养狙。

形式: 七言绝句

晚泊

溪水溪毛两岸深,溪烟溪雨半晴阴。

扁舟晚向溪湾泊,欸乃渔歌何处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岳顶精舍为柳上舍题用吴大参韵四首(其一)

白云堆里掩山扉,兀坐焚香悟化机。

欲识天心何处是,一圈之下契玄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