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承旨墨竹

阊阖风来玉佩珊,洞庭秋入泪痕斑。

至元朝士今谁在?翰墨风流满世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柯九思的《题赵承旨墨竹》以“题赵承旨墨竹”为题,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的品格,同时也寓含了对赵承旨这位墨竹大师艺术成就的高度赞赏。

首句“阊阖风来玉佩珊”,以“阊阖”象征皇宫或高大建筑的门户,暗喻赵承旨的墨竹如同皇家珍宝,其风度与价值非凡。玉佩珊珊,形象地描绘出竹叶轻摇、如玉佩般悦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次句“洞庭秋入泪痕斑”,将“洞庭”这一湖水的意象引入,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情感的深沉。秋日的洞庭湖面上,竹子仿佛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一根竹节上都刻印着时间的斑驳,如同泪水留下的痕迹,既表现了竹子历经风雨的沧桑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赵承旨艺术生涯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情感的深切同情。

后两句“至元朝士今谁在?翰墨风流满世间。”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提出疑问:“在元朝众多文人墨客中,如今还有谁能够像赵承旨那样,在书画领域留下如此深远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赵承旨艺术成就的肯定与敬仰,认为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世都充满了文采与风韵,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承旨墨竹的描绘,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美,更借物寓意,表达了对赵承旨艺术才华的崇高评价,以及对其艺术影响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269)

柯九思(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唐子华画秋江亭子

林皋霜老红初冷,岩畔烟虚翠欲消。

记得山阴曾访隐,一筇秋色度溪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题从子伦画南山晓霁图

少年曾殢南山胜,画舫笙歌日日来。

第二桥边春水满,晓晴芳树散轻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山谷咏马诗帖后

道山书困下阶立,曾见先朝十二闲。

紫翠楼台秋雨后,清诗零落向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闺中词写寄三首(其一)

阶前萱草可忘忧,底事王孙尚远游。

却笑去年新种竹,锦绷已露竹根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