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里朝宗势,其源可滥觞。
从来不在险,画里论兴亡。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书芳洲题长江万里图诗后》。诗中描绘了长江的壮丽景象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万里朝宗势,其源可滥觞。” 开篇即以“万里”形容长江的浩渺与气势,展现出其源远流长的特点。“朝宗”一词,既指长江最终汇入大海,也暗含着对历史长河的比喻,象征着文化的汇聚与传承。“其源可滥觞”,则进一步强调了长江源头的丰富与生命力,如同江水的源头可以孕育出无数的生命与文明。
“从来不在险,画里论兴亡。” 这两句诗则从另一个角度审视长江,指出长江并非因险峻而闻名,而是因其包容与滋养,成为了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在“画里论兴亡”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命运相联系,暗示了长江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河流,更是一条承载着人类文明发展与兴衰的历史长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长江的自然景观,寓言般地探讨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角色与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问酒竹篱深,寻诗土花碧。
石上更盘桓,长啸情何极。
佳木交稚绿,小阁掩春深。
唯有山西叟,相看识此心。
清坐不知疲,相对忘宾主。
他年记此夜,青灯听疏雨。
老树千年意,枯槎一点春。
相逢惊别久,伫立重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