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二)题斗南楼和刘朔斋韵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站在斗南楼上,万顷海涛,千仞云山,尽收眼底,使人视界大开,胸襟舒畅。潮水的早晚涨落,山色的随着雨晴或浓或淡。万顷烟波之外的遥远地方,在那波浪中起伏的无数船只,是往来穿梭的商船。
这里可以览海观山,远胜于南昌的滕王阁和徐州的黄楼。刘朔斋醉中挥笔,在南国留下美好的词章。我则要驾起大鹏,唤醒已化为石头的五只仙羊,在仙境中遨游。只在这尘世中,若欲念一生,鸥鸟便惊飞远避了。

注释

黄湾:黄木湾,位于今天广州东郊黄埔,是珠江口一个呈漏斗状的深水港湾。
唐宋时期,这一带已成为广州的外港,中外商船往来贸易均在此处停泊。
白云:指广州城北的白云山。
一亭收拾:一楼览尽之意。
胡床老子:指庾亮,这时用典借指刘朔斋。
珠玉:比喻优美的诗文,这里指刘朔斋的原作。
机:机心,指欲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昴英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的山水田园诗。

万顷黄湾口,千仞白云头。这两句开篇便以宏伟壮丽的景象展现眼前,一片辽阔的黄湾与高耸入云的山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黄湾之广、白云之高,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亭收拾,便觉炎海豁清秋。这句转换了诗意,从宏大景观转向个人情感体验。一亭之收拾,或许是指在亭中徜徉、品味自然之美。炎热的夏日得以在这里找到一份清凉,仿佛整个春秋都在这一瞬间得到了净化。

潮候朝昏来去,山色雨晴浓淡,天末送双眸。这三句继续描绘自然景象,但更侧重于时间的流转与光影的变化。潮汐的涨落、山色的变幻、天边的光线都在诉说着自然界不断更新的生命力。

绝域远烟外,高浪舞连艘。这两句诗笔触更加雄浑,从陆地景观转向海上风光。绝域之远,远烟之外,都在强调一种超脱尘世、无边界的境界。高浪之舞,连舟之动,更是展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

风景别,胜滕阁,压黄楼。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这两句诗则转向人文意境的描绘。风景之别,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心灵层面的美好。胜滕阁与黄楼的对比,更是强调了一种精神上的高亢和压抑。胡床老子醉挥珠玉,落南州,则是一种放逐自我的生活态度,显示出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稳驾大鹏八极,叱起仙羊五石,飞佩过丹丘。这三句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大鹏八极、仙羊五石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奇特之物。诗人以此来比喻自己的才华横溢和精神境界的高远。

一笑人间世,机动早惊鸥。这两句则是诗人的感慨与超脱。一笑之间,包含了对人生世相的豁达态度。机动与惊鸥,则是在表述一种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内心的,也可能是外在世界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多变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既关注自然美景又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

燕穿幕。春在深深院落。

单衣试,龙沫旋薰,又怕东风晓寒薄。别来情绪恶。

瘦得腰围柳弱。

清明近,正似海棠,怯雨芳踪任飘泊。钗留去年约。

恨易老娇莺,多误灵鹊。碧云杳渺天涯各。

望不断芳草,更迷香絮,回文强写字屡错。

泪欲注还阁。孤酌。住春脚。便彩局谁忺,宝轸慵学。

阶除拾取飞花嚼。是多少春恨,等闲吞却。

阑干猛拍,叹命薄,悔旧诺。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西江月

小鹢载池心月,长虹夸水中天。主人情重客留连。

便欲乘风寒殿。霜竹且传秋信,镜蕖不作春妍。

夜凉正好倒金船。朔饮而今再见。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沁园春.监司元宵招饮不赴

才到中年,节物浑闲,赏心顿轻。

据随分东风,瓶簪柳雪,应时灯夜,棚缀莲星。

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茧堆香笑语声。

又何须,听那西楼弦管,南陌箫笙。平生。黄卷青灯。

肯珠翠奢华八尺檠。

欲趁队闲嬉,雕鞍宝马,回头猛忆,破案囊萤。

邻曲渔歌,庭除鹤舞,尘外冰轮彻骨清。

人闲处,这炯然方寸,一点长明。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念奴娇(其一)寿王守母

瑶池高会,见云香凤背,风柔鹤膝。

天遣月卿来拜舞,新拜玺书增秩。

有母能贤,生儿如此,总是前身佛。

孙曾戏彩,慈颜一笑闲逸。

曾向浑尺轩中,共评今古,手写王言綍。

个里乃翁棠荫在,映得梅仙山碧。

人爱黄堂,祝萱堂寿,拍拍欢声溢。

明年宣劝,蟠桃火枣庭实。

形式: 词牌: 念奴娇